“痛寫哀衷佐紼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痛寫哀衷佐紼謳”全詩
丹旐姓名何所益,青編事業等閑休。
長江百里浮清恨,明月孤峰起些愁。
底事波神均此怨,白頭寒浪拍空流。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挽武宣教徯四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武宣教徯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哭公無計挽公留,
痛寫哀衷佐紼謳。
丹旐姓名何所益,
青編事業等閑休。
長江百里浮清恨,
明月孤峰起些愁。
底事波神均此怨,
白頭寒浪拍空流。
詩意:
這首詩詞是作者廖行之對武宣教徯的哀悼之作。他無法挽留武宣教徯的離去,感到無計可施,因此以悲痛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詞。他深深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悲傷和不舍之情,認為紅繩書記的名字和頭銜對他并無實際意義,青編的事業也只是安慰自己而已。在江水奔流的長江上,作者感到浮躁的痛苦,明亮的月光照耀下,孤峰的景象喚起了他的憂愁。他將自己的不滿和怨憤歸結為波神和空流的過錯,白發如浪拍打著空氣,表達了他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遺憾。
賞析:
這首詩詞以哀悼武宣教徯的離去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傷和無奈。作者通過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無法挽回的懊悔之情。他認為名利和職位對于個人而言并不重要,也無法撫慰內心的痛苦。長江和明月成為他表達情感的象征,清澈的江水和孤峰的景象都喚起了他的憂愁。最后,他將自己的不滿和怨憤歸結為波神和空流的過錯,表達了他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遺憾之情。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無法挽回的遺憾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作者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在世界相融合,形成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情感的畫面。整首詩詞以哀悼為主題,表達了人們對光陰流逝和逝去時光的無奈和遺憾,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痛寫哀衷佐紼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wǔ xuān jiào xī sì shǒu
挽武宣教徯四首
kū gōng wú jì wǎn gōng liú, tòng xiě āi zhōng zuǒ fú ōu.
哭公無計挽公留,痛寫哀衷佐紼謳。
dān zhào xìng míng hé suǒ yì, qīng biān shì yè děng xián xiū.
丹旐姓名何所益,青編事業等閑休。
cháng jiāng bǎi lǐ fú qīng hèn, míng yuè gū fēng qǐ xiē chóu.
長江百里浮清恨,明月孤峰起些愁。
dǐ shì bō shén jūn cǐ yuàn, bái tóu hán làng pāi kōng liú.
底事波神均此怨,白頭寒浪拍空流。
“痛寫哀衷佐紼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