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時容與扁舟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時容與扁舟去”全詩
晴雨不妨春自好,醉醒何擇我非狂。
幾時容與扁舟去,浩蕩煙波情興長。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羅舜舉》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羅舜舉》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對酒憐鵝滿意黃,
江天風暖水紋香,
詩情到底能多助,
官事由來未苦忙。
晴雨不妨春自好,
醉醒何擇我非狂。
幾時容與扁舟去,
浩蕩煙波情興長。
詩意:
這首詩以對酒、欣賞自然和抒發詩情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喜愛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人借酒來愉悅自己的心情,同時通過描繪江天風暖、水波香紋的美景,表達了他對自然之美的贊嘆。詩人認為寫詩能夠幫助他擺脫官場的繁忙和煩惱,詩情能夠給他帶來慰藉和安慰。他覺得官事并不是自己苦忙的根源,而是自然之美所帶來的愉悅感受。詩人認為無論晴天還是雨天,春天都值得欣賞,不受天氣影響。他在醉醒之間選擇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愿意被現實的困擾束縛住,表達了他對自由自在的追求。詩人渴望有一天能夠與扁舟共處,暢游在浩蕩的煙波之中,盡情享受情興的長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同時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自由追求的渴望。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對酒和鵝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喜愛。江天風暖、水波香紋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感受。詩人將詩情與官事對立起來,表達了寫詩能夠給他帶來的心靈慰藉和解脫感。他選擇了追求內心的自由和追求,拒絕被現實所束縛,展現了他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情興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夠暢游在浩蕩的煙波之中,盡情享受自由和情感的長久。
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和對內心追求的向往,同時抒發了對官場生活的不滿和厭倦。它描繪了一種追求自由和追求內心真實的態度,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和情感世界的渴望。整首詩情感真摯,寫景清新,給人以愉悅和思考的空間,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哲學。
“幾時容與扁舟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uó shùn jǔ
和羅舜舉
duì jiǔ lián é mǎn yì huáng, jiāng tiān fēng nuǎn shuǐ wén xiāng,
對酒憐鵝滿意黃,江天風暖水紋香,
shī qíng dào dǐ néng duō zhù, guān shì yóu lái wèi kǔ máng.
詩情到底能多助,官事由來未苦忙。
qíng yǔ bù fáng chūn zì hào, zuì xǐng hé zé wǒ fēi kuáng.
晴雨不妨春自好,醉醒何擇我非狂。
jǐ shí róng yǔ piān zhōu qù, hào dàng yān bō qíng xìng zhǎng.
幾時容與扁舟去,浩蕩煙波情興長。
“幾時容與扁舟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