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長年飽禾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但得長年飽禾稻”全詩
畟畟耕疇皆帝力,欣欣時物自天和。
山云亭午半未斂,溪雨黃昏清更多。
但得長年飽禾稻,也勝官里厭風波。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田園為背景,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向往和對寧靜平和的向往。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
少休廛市喧囂耳,
來聽田農應和歌。
畟畟耕疇皆帝力,
欣欣時物自天和。
山云亭午半未斂,
溪雨黃昏清更多。
但得長年飽禾稻,
也勝官里厭風波。
譯文:
少一些休息,不再被喧囂的市場之聲所打擾,
來聽聽田里的農人們應和歌唱。
每一塊塊農田都展現出帝王般的力量,
欣欣向榮的景象來自自然的和諧。
山中的云在午后還未散去,
溪水的雨在黃昏時分更加清冽。
只要長年能夠豐收禾稻,
就勝過官場里那些厭倦風波的人。
詩意和賞析: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美好,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向往和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厭倦。詩中的"少休廛市喧囂耳"表明了作者對繁忙城市生活的厭倦之情,他希望遠離城市的喧囂,來到田園中聆聽農人們的歌唱。詩中的"畟畟耕疇皆帝力,欣欣時物自天和"表達了農田的豐收景象,形容了農人們辛勤勞作的場景,以及大自然的慷慨奉獻。詩中的"山云亭午半未斂,溪雨黃昏清更多"描繪了山中云霧未散、溪水雨點的清新景象,將讀者帶入了寧靜的自然環境中。最后的兩句"但得長年飽禾稻,也勝官里厭風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寧靜平和的追求,認為能夠長年豐收禾稻才是真正的幸福,而不是官場里那些煩憂和紛爭。
整首詩以平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田園生活的美好和寧靜,通過對農耕生活的贊美,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廖行之通過這首詩詞,呼吁人們遠離繁忙的都市,回歸自然,體驗田園生活的寧靜和滿足。
“但得長年飽禾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shè zá xìng huái zhǎng xiōng sì shǒu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
shǎo xiū chán shì xuān xiāo ěr, lái tīng tián nóng yìng hè gē.
少休廛市喧囂耳,來聽田農應和歌。
cè cè gēng chóu jiē dì lì, xīn xīn shí wù zì tiān hé.
畟畟耕疇皆帝力,欣欣時物自天和。
shān yún tíng wǔ bàn wèi liǎn, xī yǔ huáng hūn qīng gèng duō.
山云亭午半未斂,溪雨黃昏清更多。
dàn dé cháng nián bǎo hé dào, yě shèng guān lǐ yàn fēng bō.
但得長年飽禾稻,也勝官里厭風波。
“但得長年飽禾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