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何似團欒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宦游何似團欒好”全詩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時自如。
學稼我猶慙孔子,問津君且向長沮。
宦游何似團欒好,更念懷歸畏簡書。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農田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到田家又夏初,
試從野老訪耕鋤。
稻畦高下水皆足,
天意雨晴時自如。
學稼我猶慙孔子,
問津君且向長沮。
宦游何似團欒好,
更念懷歸畏簡書。
詩意:
這首詩以夏季初期的鄉村景象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農田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者希望能像野老一樣去學習農耕之道,感受大地的豐收和自然的變遷。無論是田間的稻田還是天上的雨水,都是如此得恰當和得心應手。作者自謙自己的知識不及孔子,而讓朋友向長沮請教農事知識。同時,他也思念家鄉的寧靜和歸鄉的渴望,對宦游生活不如團欒(家鄉之地)的美好,更擔心錯過了家書帶來的懷念。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家鄉的思念。通過對農耕生活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以及對簡樸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的稻田和雨水是自然界的象征,它們隨著天意而自然運行,傳遞出一種和諧、順應自然的農田生活態度。作者雖然自認知識不及孔子,但他愿意向野老學習農耕之道,展示了謙虛和學習的態度。最后,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歸鄉的渴望通過對團欒和簡書的描繪得以體現,表達了對家鄉生活的留戀和對宦游生活的不滿。整首詩情感真摯,質樸自然,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思考,呈現出一種淳樸而美好的生活理念。
“宦游何似團欒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shè zá xìng huái zhǎng xiōng sì shǒu
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
bú dào tián jiā yòu xià chū, shì cóng yě lǎo fǎng gēng chú.
不到田家又夏初,試從野老訪耕鋤。
dào qí gāo xià shuǐ jiē zú, tiān yì yǔ qíng shí zì rú.
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時自如。
xué jià wǒ yóu cán kǒng zǐ, wèn jīn jūn qiě xiàng zhǎng jǔ.
學稼我猶慙孔子,問津君且向長沮。
huàn yóu hé sì tuán luán hǎo, gèng niàn huái guī wèi jiǎn shū.
宦游何似團欒好,更念懷歸畏簡書。
“宦游何似團欒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