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一動君王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如一動君王聽”全詩
何如一動君王聽,不入徒勞簿尉銜。
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
可憐司馬身華寵,晚作諛書擬奏函。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是宋代廖行之的詩作。該詩表達了對癡兒戀戲衫的嘲諷,以及對權貴虛偽行為的批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笑癡兒戀戲衫,
拖泥帶水漫卑凡。
何如一動君王聽,
不入徒勞簿尉銜。
細水循除空虢虢,
泰山終古鎮巖巖。
可憐司馬身華寵,
晚作諛書擬奏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調侃的口吻揭示了一個癡兒對戲衫的執著和對現實世俗的無知。詩中的“長笑”形容了癡兒對戲衫的癡迷程度,而“拖泥帶水”則暗指他的沉迷和愚昧。然而,詩人認為,與其追求虛幻的戲衫,不如去爭取君王的關注和傾聽。他嘲諷癡兒不顧現實,卻無法得到君王的青睞,進而對那些徒勞無功的官員和官職表示不屑。
下一段描寫了“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這句話暗指那些虛偽的權貴和官員,他們表面上行為端正,但實際上卻驕橫跋扈。這句話借用了虢國的典故,虢國是歷史上一個以勇猛著稱的國家,但在結盟時卻表現得軟弱無能。通過這個典故,詩人在表達他對權貴的不滿和不信任。
最后兩句描寫了司馬的身份和境遇。司馬是古代官職的一種,通常是負責輔佐君王的重要職位。這里的司馬被賦予了華寵的身份,意味著他曾經受到過皇帝的寵愛。然而,現在他卻晚節不保,去寫諂媚之書,希望通過奉承來獲得官職的青睞。這里詩人以司馬為代表,批判了那些出賣原則和底線的權貴和官員。
總體來說,這首詩通過對癡兒和權貴的形象描繪,以及對官員的諷刺和批評,表達了對虛偽和徒勞的鄙視。它呼吁人們應該珍視真實和正直,追求真正的價值,而不是陷入虛幻和虛偽的追求中。
“何如一動君王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ì shí wǔ shū qìng qiān zi guò shěng èr shǒu
和四十五叔慶謙子過省二首
cháng xiào chī ér liàn xì shān, tuō ní dài shuǐ màn bēi fán.
長笑癡兒戀戲衫,拖泥帶水漫卑凡。
hé rú yī dòng jūn wáng tīng, bù rù tú láo bù wèi xián.
何如一動君王聽,不入徒勞簿尉銜。
xì shuǐ xún chú kōng guó guó, tài shān zhōng gǔ zhèn yán yán.
細水循除空虢虢,泰山終古鎮巖巖。
kě lián sī mǎ shēn huá chǒng, wǎn zuò yú shū nǐ zòu hán.
可憐司馬身華寵,晚作諛書擬奏函。
“何如一動君王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