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弱羽自清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年弱羽自清陰”全詩
猶向齊庭一伸喙,此鳴端亦為知音。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壽湖南汪倉十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壽湖南汪倉十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組詩詞作品。這組詩詞以湖南汪倉為題材,描繪了汪倉鳥在湖南的生活情景,并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真摯友情的贊美和感慨。
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1. 三年弱羽自清陰,
行借高風入上林。
猶向齊庭一伸喙,
此鳴端亦為知音。
中文譯文:
三年來,蓬勃生長的羽翼自然而然地在陰涼處成長,
汪倉鳥借助高風進入上林。
它伸出嘴巴,向齊庭鳥示意,
這樣的鳴叫也讓其他鳥兒知道它的音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汪倉鳥為主題,通過描繪它在湖南三年的生長過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中的友情的崇高贊美。三年間,汪倉鳥在湖南的清涼地方生長茁壯,它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地乘著高風進入上林。在那里,它發出獨特的鳴叫,與齊庭鳥互相呼應,并得到其他鳥兒的共鳴。這種知音之間的默契和友情讓人感嘆自然界中存在著真摯而奇妙的聯系。
這首詩詞展現了湖南的自然景觀,以及鳥類在其中的生活狀態。通過描繪汪倉鳥的成長和鳴叫,作者傳達了對自然生態的尊重和敬畏之情。詩中的知音之音,不僅指汪倉鳥與齊庭鳥之間的相互呼應,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讀者的寄語,希望能夠得到讀者的共鳴和理解。
這首詩詞簡潔而含蓄,通過生動的描寫和富有音樂感的語言,將自然界中的友情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廖行之通過對汪倉鳥的描寫,引發讀者對自然界中各種生靈的關注和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珍惜和保護的呼吁。
“三年弱羽自清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òu hú nán wāng cāng shí shǒu
壽湖南汪倉十首
sān nián ruò yǔ zì qīng yīn, xíng jiè gāo fēng rù shàng lín.
三年弱羽自清陰,行借高風入上林。
yóu xiàng qí tíng yī shēn huì, cǐ míng duān yì wèi zhī yīn.
猶向齊庭一伸喙,此鳴端亦為知音。
“三年弱羽自清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