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欲憑書入帝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欲憑書入帝城”全詩
絕憐抗直陳公子,晚欲憑書入帝城。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和松坡劉迂詩二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松坡劉迂詩二首》
【中文譯文】
碌碌隨人未足旌,
折腰趨走太清生。
絕憐抗直陳公子,
晚欲憑書入帝城。
【詩意與賞析】
這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和松坡劉迂詩二首》。詩中描繪了一個清貧而有志向的詩人劉迂,以及他對自身現狀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首先,詩人用“碌碌隨人未足旌”來形容自己的現狀。這里的“碌碌”意味著平庸、不起眼,而“隨人未足旌”則表示與他人并無顯赫之處。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尚未受到應有的認可和贊賞,他的名聲還沒有達到高聳入云的程度。
接下來,詩人運用“折腰趨走太清生”這樣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得不低頭屈膝,隨波逐流的局面。他用“太清生”來形容自己,意味著他過于清高和傲慢,不愿隨波逐流。然而,現實的壓力和社會的約束迫使他不得不屈從于現狀,放棄了一些本應堅守的原則。
然而,詩人對于“抗直”的陳公子表示贊賞和敬佩。這里的“抗直”指的是堅守正直、不屈從世俗的價值觀。詩人看到這樣的人物,感到非常遺憾,也為自己的遲疑和妥協而感到惋惜。
最后兩句“晚欲憑書入帝城”,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許。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以文學著作的形式進入帝王之都,被社會和世人所認可。這句詩也展現了詩人對于自身價值的追求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自身現狀和內心思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自省和追求,以及對于理想和遠大目標的向往。盡管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未被充分認可,但他依然保持著對于真正堅守原則、追求卓越的人的敬佩與憧憬。這首詩反映了宋代士人內心的困惑和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時也折射出了作者廖行之對于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
“晚欲憑書入帝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ōng pō liú yū shī èr shǒu
和松坡劉迂詩二首
lù lù suí rén wèi zú jīng, zhé yāo qū zǒu tài qīng shēng.
碌碌隨人未足旌,折腰趨走太清生。
jué lián kàng zhí chén gōng zǐ, wǎn yù píng shū rù dì chéng.
絕憐抗直陳公子,晚欲憑書入帝城。
“晚欲憑書入帝城”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