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凄凄猿鶴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雨凄凄猿鶴鳴”全詩
詩書累世有底盛,簿領一官徒爾榮。
親族追思應重惜,慈顏悵望不勝情。
靈輀遠送松岡外,風雨凄凄猿鶴鳴。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挽諳宣教秉二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諳宣教秉二首》是宋代廖行之的作品。這首詩詞描寫了君主家族的興盛和作者對君主功業的敬仰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道義君家振楚荊,
嗟君功業負平生。
詩書累世有底盛,
簿領一官徒爾榮。
親族追思應重惜,
慈顏悵望不勝情。
靈輀遠送松岡外,
風雨凄凄猿鶴鳴。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君主家族的興盛和君主的功業感到惋惜和敬佩之情。首句中提到“道義君家振楚荊”,表達了君主家族在道義上的光榮和顯赫。接著,作者用“嗟”來表達自己對君主功業的惋惜之情,認為君主在平生中的努力和奉獻未能得到完全的回報。
第二句中描述了君主家族世代以來對于文學和學問的積累,“詩書累世有底盛”,顯示了家族在文化方面的繁榮和輝煌。然而,接下來的一句“簿領一官徒爾榮”,提醒人們,雖然一時的官位榮耀,但它并不能代表整個家族的光輝歷史和成就。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親族的思念和懷念之情。“親族追思應重惜,慈顏悵望不勝情”,揭示了作者對已故親族的深深懷念和對他們的珍惜之情。最后兩句“靈輀遠送松岡外,風雨凄凄猿鶴鳴”,以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傷和無盡的思念之情,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變遷。
這首詩詞通過對君主家族的興盛和功業的表達,以及對已故親族的思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敬仰和對家族的情感。同時,通過景物描寫的烘托,賦予了詩詞更加深刻的意境和思考空間。
“風雨凄凄猿鶴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ān xuān jiào bǐng èr shǒu
挽諳宣教秉二首
dào yì jūn jiā zhèn chǔ jīng, jiē jūn gōng yè fù píng shēng.
道義君家振楚荊,嗟君功業負平生。
shī shū lěi shì yǒu dǐ shèng, bù lǐng yī guān tú ěr róng.
詩書累世有底盛,簿領一官徒爾榮。
qīn zú zhuī sī yīng zhòng xī, cí yán chàng wàng bù shèng qíng.
親族追思應重惜,慈顏悵望不勝情。
líng ér yuǎn sòng sōng gāng wài, fēng yǔ qī qī yuán hè míng.
靈輀遠送松岡外,風雨凄凄猿鶴鳴。
“風雨凄凄猿鶴鳴”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