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窗志少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燈窗志少酬”全詩
麒麟來瑞世,鵬鶚快橫秋。
桂籍名言著,燈窗志少酬。
居鄉多令望,治國蘊嘉猷。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挽龔宣教世基》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龔宣教世基》是宋代詩人廖行之的作品。該詩描述了龔宣教在文物湘中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文物湘中盛,唯公獨最優。
麒麟來瑞世,鵬鶚快橫秋。
桂籍名言著,燈窗志少酬。
居鄉多令望,治國蘊嘉猷。
詩意:
這首詩歌表達了對龔宣教的贊美和敬仰之情。詩中提到文物湘中的繁榮景象,但唯有龔宣教才是最出色的人物。他被比喻為麒麟,象征著吉祥和榮耀,而他的才干則如鵬鶚般高飛于秋天的天空。龔宣教的名言被載入了史冊,但他的志向卻未能得到充分的回報。盡管如此,他仍然在家鄉享有崇高的聲望,并秉持著治國的智慧和美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龔宣教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通過使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詩人賦予了詩歌更加深遠的意義。文物湘中盛,暗示了當時文化繁榮的景象,但只有龔宣教是最杰出的。將他比作麒麟和鵬鶚,突出了他的卓越才華和遠大志向。桂籍名言著,表明他的思想和智慧被傳頌流傳,而燈窗志少酬,則表達了他在奉獻和追求中得到的回報有限。然而,盡管如此,他在家鄉仍然備受贊譽,并將治國的智慧和美德傳承下去。
這首詩憑借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表達了對龔宣教的敬佩和欽佩之情。通過對他的才能和品德的贊美,展示了宋代時期社會對于人才和道德的追求。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一位偉大的人物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于知識和智慧的崇尚。
“燈窗志少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ōng xuān jiào shì jī
挽龔宣教世基
wén wù xiāng zhōng shèng, wéi gōng dú zuì yōu.
文物湘中盛,唯公獨最優。
qí lín lái ruì shì, péng è kuài héng qiū.
麒麟來瑞世,鵬鶚快橫秋。
guì jí míng yán zhe, dēng chuāng zhì shǎo chóu.
桂籍名言著,燈窗志少酬。
jū xiāng duō lìng wàng, zhì guó yùn jiā yóu.
居鄉多令望,治國蘊嘉猷。
“燈窗志少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