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池更作嗣歲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陂池更作嗣歲計”全詩
蘆花飛空訝舞絮,楓葉滿徑紛吹萍。
香秔幸愜一飽愿,晚菊亦吐三秋英。
陂池更作嗣歲計,帝力浩浩仁群生。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西郊即事三首》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郊即事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西郊的一次秋日漫步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以及對社會治理的思考。
譯文:
秋天老去,雨后初晴,
我走進西郊,欣賞著西成的美景。
蘆花在空中飛舞,舞動的絮子令人驚嘆,
楓葉滿徑,紛紛飄落如漂浮的萍葉。
香甜的稻谷幸運地豐收,滿足了我的愿望,
晚秋的菊花也綻放出秋天的美麗。
池塘和湖泊成了治理新年的計劃,
帝王的力量廣大而仁慈,造福萬物生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西郊秋日的景色為背景,展現了作者眼中的自然美景。通過描寫蘆花飛舞、楓葉飄落等景象,突出了秋天的變幻和多樣性。詩人以自然景色抒發對美的追求和贊美之情,展示了對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詩中還融入了對社會治理的思考。作者提到了香甜的稻谷豐收和晚秋的菊花綻放,暗示著帝王的仁慈和治理力量。這體現了作者對社會的期望,希望治理者能夠像帝王一樣關心百姓,使人民得到實惠和幸福。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主線,通過對秋天景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社會治理的思考。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感受到了秋天的變幻和多樣性,同時也引發了對社會的思考和期望。這首詩充滿了對自然和社會的熱愛與關懷,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陂池更作嗣歲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jiāo jí shì sān shǒu
西郊即事三首
qiū lǎo nà fù yǔ chū qíng, wǒ xíng xī jiāo shǎng xī chéng.
秋老那復雨初晴,我行西郊賞西成。
lú huā fēi kōng yà wǔ xù, fēng yè mǎn jìng fēn chuī píng.
蘆花飛空訝舞絮,楓葉滿徑紛吹萍。
xiāng jīng xìng qiè yī bǎo yuàn, wǎn jú yì tǔ sān qiū yīng.
香秔幸愜一飽愿,晚菊亦吐三秋英。
bēi chí gèng zuò sì suì jì, dì lì hào hào rén qún shēng.
陂池更作嗣歲計,帝力浩浩仁群生。
“陂池更作嗣歲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