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鴻迎暖到南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鴻迎暖到南州”全詩
相呼相喚稻粱熟,年去年來蘆葦秋。
琴操曾遺中散恨,海瀕還見子卿不。
夕陽莫傍江樓去,長有別離人倚樓。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暮秋聞雁》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秋聞雁》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微弱的陽光透過晴朗的天空,淡淡的霧靄如妝點一般。南方的州城迎來了溫暖的候鳥。它們相互呼喚,稻谷和谷物已經成熟,歲月流轉,蘆葦在秋風中搖曳。曾經演奏過琴曲,留下了中散的悲傷,海邊依舊見到了子卿的身影。傍晚時分,不要離開江邊的樓閣,這里長久以來是別離之人倚靠的地方。
這首詩描繪了暮秋時節的景象,通過描寫微弱的陽光、晴朗的天空和淡淡的霧靄,展現了秋天的凄美氛圍。詩中提到的候鳥遷徙,稻谷和蘆葦的成熟,以及琴曲中的悲傷,都是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寄托。詩人通過這些形象,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離別之情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的“海瀕還見子卿不”是指子卿這個人物即使在海邊也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暗示了詩人對于親友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夕陽莫傍江樓去,長有別離人倚樓”,表達了對別離的不舍和對歸鄉的期待,江樓成為了別離之人倚靠的地方。
這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繪,通過細膩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轉、離別和思念的感慨。同時,詩詞的節奏和韻律流暢,給人以悠揚的音樂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人物情感的抒發,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深沉的情緒和詩意的美。
“征鴻迎暖到南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qiū wén yàn
暮秋聞雁
wēi rì shū qíng sù ǎi zhuāng, zhēng hóng yíng nuǎn dào nán zhōu.
微日輸晴宿靄妝,征鴻迎暖到南州。
xiāng hū xiāng huàn dào liáng shú, nián qù nián lái lú wěi qiū.
相呼相喚稻粱熟,年去年來蘆葦秋。
qín cāo céng yí zhōng sàn hèn, hǎi bīn hái jiàn zi qīng bù.
琴操曾遺中散恨,海瀕還見子卿不。
xī yáng mò bàng jiāng lóu qù, zhǎng yǒu bié lí rén yǐ lóu.
夕陽莫傍江樓去,長有別離人倚樓。
“征鴻迎暖到南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