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辜負春已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辜負春已晚”全詩
平明野水一犂滿,浮云忽散青山高。
三湘歸來故清絕,半載何事徒捐勞。
可憐辜負春已晚,鶯老花殘空濁醪。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山棗道中》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棗道中》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觀和人生哀思的畫面。
詩中寫道:“疾雷將雨風怒號,夜半破屋聲嘈嘈。”這句描繪了狂風暴雨中雷聲的咆哮,給人一種猛烈的氛圍。
接著,“平明野水一犂滿,浮云忽散青山高。”這句表現了一幅平靜的早晨景象,平原上的水悄悄地被耕犁翻動,而浮云卻迅速散開,青山高聳入云。
接下來的兩句“三湘歸來故清絕,半載何事徒捐勞。”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的失落和無奈。他曾經游歷三湘地區,體驗過那里的寧靜和幽雅,但現在卻回到了繁忙的都市,半年的時間里辛勤勞作,卻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成果。
最后兩句“可憐辜負春已晚,鶯老花殘空濁醪。”以春天的老去和花朵的凋謝來象征光陰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詩人感慨時光匆匆,自己未能珍惜時光,辜負了春天的美好。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的才華和熱情已逐漸衰老,就像鶯鳥老去,花朵凋謝,內心充滿了迷茫和失望。
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和感慨。詩意深沉而哀凄,讓人產生對生命的深切思考和對時光的珍惜。
“可憐辜負春已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ǎo dào zhōng
山棗道中
jí léi jiāng yǔ fēng nù háo, yè bàn pò wū shēng cáo cáo.
疾雷將雨風怒號,夜半破屋聲嘈嘈。
píng míng yě shuǐ yī lí mǎn, fú yún hū sàn qīng shān gāo.
平明野水一犂滿,浮云忽散青山高。
sān xiāng guī lái gù qīng jué, bàn zǎi hé shì tú juān láo.
三湘歸來故清絕,半載何事徒捐勞。
kě lián gū fù chūn yǐ wǎn, yīng lǎo huā cán kōng zhuó láo.
可憐辜負春已晚,鶯老花殘空濁醪。
“可憐辜負春已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