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一作神仙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溪流一作神仙遇”全詩
誰控空巖守奇鬼,豈唯塵俗到云來。
彭澤昌黎一是非,悠悠千古謾傳疑。
蒼崖何物扃巖竇,獨許當時漁父知。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溪流》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溪流》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條溪流,以及溪流中的奇妙景象和人們對其的猜測和懷疑。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溪流》中文譯文:
溪流一作神仙遇,
歲歲桃花落復開。
誰控空巖守奇鬼,
豈唯塵俗到云來。
彭澤昌黎一是非,
悠悠千古謾傳疑。
蒼崖何物扃巖竇,
獨許當時漁父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溪流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對人們對自然奇觀的猜測和懷疑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溪流一作神仙遇”,表明溪流具有超凡的神性,給人以神仙遇見的感覺。接著描述了桃花的景象,暗示著歲歲桃花的盛開和凋謝的循環,寓意生命的輪回。
接下來的兩句,“誰控空巖守奇鬼,豈唯塵俗到云來”,表達了人們對溪流中所發生的奇異現象的疑問。作者用“誰”來引發讀者的思考,暗示了這些奇妙景象背后的未知力量,使人不禁對自然的力量產生敬畏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彭澤昌黎一是非,悠悠千古謾傳疑”,表達了對歷史中有關這個溪流的傳聞和爭議的思考。作者認為這些傳聞和爭議都是虛妄的,無法真正捕捉到溪流的本質。
最后兩句,“蒼崖何物扃巖竇,獨許當時漁父知”,表明只有當時的漁父才能真正了解蒼崖中的秘密。這里的漁父被描繪成一個智者的形象,他通過長期的觀察和體驗,對溪流的本質有著更深入的理解。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溪流和探討人們對溪流的猜測和懷疑,展現了自然的神奇和人類對自然的敬畏。通過對歷史傳聞的質疑,作者也提醒人們要理性對待傳聞和謠言,追求真實和深入的了解。整首詩詞以簡潔、深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人類智慧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溪流一作神仙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liú
溪流
xī liú yī zuò shén xiān yù, suì suì táo huā luò fù kāi.
溪流一作神仙遇,歲歲桃花落復開。
shuí kòng kōng yán shǒu qí guǐ, qǐ wéi chén sú dào yún lái.
誰控空巖守奇鬼,豈唯塵俗到云來。
péng zé chāng lí yī shì fēi, yōu yōu qiān gǔ mán chuán yí.
彭澤昌黎一是非,悠悠千古謾傳疑。
cāng yá hé wù jiōng yán dòu, dú xǔ dāng shí yú fù zhī.
蒼崖何物扃巖竇,獨許當時漁父知。
“溪流一作神仙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