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逐花枝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逐花枝老”出自宋代廖行之的《雨中有懷》,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chóu zhú huā zhī lǎo,詩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愁逐花枝老”全詩
《雨中有懷》
客里春三月,江頭雨半旬。
囊空那得醉,吟苦未甘貧。
愁逐花枝老,詩隨節物新。
郴流去湘水,欲此寄雙鱗。
囊空那得醉,吟苦未甘貧。
愁逐花枝老,詩隨節物新。
郴流去湘水,欲此寄雙鱗。
分類:
作者簡介(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雨中有懷》廖行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有懷》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客居他鄉的詩人在春天的雨中的思緒和情感。
詩詞通過客里春三月、江頭雨半旬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細雨的情景。詩人身處客居之地,雨水不斷滋潤大地,但他卻無法盡情暢飲,因為囊中空空,無法買酒。他心懷苦悶,對貧窮不甘心。愁苦隨著花枝逐漸老去,而詩意卻隨著節令和物象的更新而不斷涌現。
最后兩句"郴流去湘水,欲此寄雙鱗"表達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情感。郴流指的是湖南的郴江,湘水指的是湖南的湘江。詩人欲將自己的思念之情寄托到湘江之上,希望能夠傳達給他故鄉的親人和朋友。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人的愁苦與春雨交織在一起,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對物象的感悟。整首詩詞意境深遠,情感真摯,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愁逐花枝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yǒu huái
雨中有懷
kè lǐ chūn sān yuè, jiāng tóu yǔ bàn xún.
客里春三月,江頭雨半旬。
náng kōng nà de zuì, yín kǔ wèi gān pín.
囊空那得醉,吟苦未甘貧。
chóu zhú huā zhī lǎo, shī suí jié wù xīn.
愁逐花枝老,詩隨節物新。
chēn liú qù xiāng shuǐ, yù cǐ jì shuāng lín.
郴流去湘水,欲此寄雙鱗。
“愁逐花枝老”平仄韻腳
拼音:chóu zhú huā zhī lǎo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愁逐花枝老”的相關詩句
“愁逐花枝老”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愁逐花枝老”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愁逐花枝老”出自廖行之的 《雨中有懷》,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