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子彼何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婦子彼何為”全詩
勇為梁父吟,已愧杜鵑喚。
幽幽桃華源,尚不知有漢。
婦子彼何為,徒使人意亂。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是宋代詩人楊冠卿的作品。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思考為主題,表達了對古人的敬仰和自身的無奈之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微云、淡河、漢疏雨和滴落的梧桐葉為意象,描繪了一幅寂靜而憂郁的景致。詩人以此為背景,表達了他對古人的膜拜和自身的無助之感。
詩中的“古人例躬耕,我坐老無斷”表明詩人并非像古人一樣辛勤勞作,而是臥病在床,不能像古人那樣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這種無奈和自責的情感通過對比得以凸顯,進而引發讀者對于個體在時光流轉中的無法抗拒的無奈之感。
詩中的“勇為梁父吟,已愧杜鵑喚”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無法像古代英雄梁父那樣高歌的懊悔,感嘆自己無法像美麗的杜鵑一樣自由自在地歌唱。這種自責和無奈的情感在詩中體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沉思。
詩中的“幽幽桃華源,尚不知有漢。婦子彼何為,徒使人意亂”描繪了桃花的靜謐和漢代的風采,同時表達了詩人對于時光的迷失和對于女性的疑惑。這里,詩人通過桃花和漢代的對比,凸顯了自身與歷史的隔閡,以及對于女性境遇的思考。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對比古代英雄、美麗杜鵑、桃花和漢代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于自身無法像古人那樣有所作為的無奈和自責之情。這種無奈和自責在秋天的背景中愈發凸顯,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憂郁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秋天的思緒微微起伏,
天空中浮現淡淡云煙,
河水流淌得漸漸稀疏,
細雨點點滴落在梧桐。
古人常常努力耕耘田地,
而我卻坐在這昏暗的房間,
勇敢地吟唱已然成往事,
我卻對自己感到愧疚不已。
幽幽的桃花依然盛開,
卻不知道漢代的昔日光輝,
那位婦女究竟在做什么,
只是讓人的思緒亂成一團。
(詩詞翻譯僅供參考,可能有不盡人意之處)
“婦子彼何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huái shí shǒu wēi yún dàn hé hàn shū yǔ dī wú tóng wèi yùn
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
gǔ rén lì gōng gēng, wǒ zuò lǎo wú duàn.
古人例躬耕,我坐老無斷。
yǒng wèi liáng fù yín, yǐ kuì dù juān huàn.
勇為梁父吟,已愧杜鵑喚。
yōu yōu táo huá yuán, shàng bù zhī yǒu hàn.
幽幽桃華源,尚不知有漢。
fù zi bǐ hé wéi, tú shǐ rén yì luàn.
婦子彼何為,徒使人意亂。
“婦子彼何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