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寒谷在毫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回寒谷在毫端”全詩
貧劇方思毛義檄,歸來卻戴楚囚冠。
解驂舊事無人繼,慟哭窮涂祗自嘆。
倚伏循環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代秦干上刑部張尚書》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代秦干上刑部張尚書》是宋代楊冠卿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報國忠臣的遭遇和心境。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報國劍铓寒,
萬里漂流困一簞。
貧劇方思毛義檄,
歸來卻戴楚囚冠。
解驂舊事無人繼,
慟哭窮涂祗自嘆。
倚伏循環知有待,
春回寒谷在毫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忠誠報國的人物的遭遇和內心的掙扎。詩人通過描寫這位忠臣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憂慮,以及對忠誠與艱難境遇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平淡的語言展現了忠誠報國者的艱辛與憂愁。首句“平生報國劍铓寒”表達了報國的決心和堅守,忠誠之心如寒冷的劍铓一般。接著,描述了漂泊流離、貧困困頓的境遇,表現了忠臣在報國道路上的艱辛和困苦。
下半首描寫了忠臣歸來后的遭遇,他雖然忠誠無比,卻戴上了楚囚冠,被囚禁在牢獄之中。這種顛沛流離的命運讓他感嘆解驂舊事無人繼,對于自己的遭遇感到痛心。同時,他也深知自己的忠誠需要循環流轉,需要等待時機的到來。
最后兩句“倚伏循環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表達了忠臣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他知道自己的忠誠終將有所回報,盡管眼下寒冷如冬的谷底,但春天的希望就在眼前。
整首詩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忠臣憂國憂民的情懷,展現了忠誠與堅守的價值。通過描寫忠臣的遭遇和內心的思考,詩人喚起了讀者對忠誠與報國精神的共鳴,讓人們思考忠誠與艱難境遇之間的關系,以及忠誠的價值與意義。
“春回寒谷在毫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i qín gàn shàng xíng bù zhāng shàng shū
代秦干上刑部張尚書
píng shēng bào guó jiàn máng hán, wàn lǐ piāo liú kùn yī dān.
平生報國劍铓寒,萬里漂流困一簞。
pín jù fāng sī máo yì xí, guī lái què dài chǔ qiú guān.
貧劇方思毛義檄,歸來卻戴楚囚冠。
jiě cān jiù shì wú rén jì, tòng kū qióng tú zhī zì tàn.
解驂舊事無人繼,慟哭窮涂祗自嘆。
yǐ fú xún huán zhī yǒu dài, chūn huí hán gǔ zài háo duān.
倚伏循環知有待,春回寒谷在毫端。
“春回寒谷在毫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