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窗掃桐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晴窗掃桐葉”全詩
杜陵短褐翁,抄詩聽小胥。
我生味風雅,古人思與俱。
家無儋石儲,誰其供指呼。
主翁居專城,雁鶩紛庭除。
記史飽余閑,愿言假一夫。
授以烏絲欄,副之玉蟾蜍。
晴窗掃桐葉,細字蠅頭書。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從李使君假記室吏》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從李使君假記室吏》是宋代楊冠卿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給出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阿{上彌下女}嘔心兒,
佩囊有奚奴。
杜陵短褐翁,
抄詩聽小胥。
我生味風雅,
古人思與俱。
家無儋石儲,
誰其供指呼。
主翁居專城,
雁鶩紛庭除。
記史飽余閑,
愿言假一夫。
授以烏絲欄,
副之玉蟾蜍。
晴窗掃桐葉,
細字蠅頭書。
詩意:
這首詩以楊冠卿從李使君假扮成記室吏的經歷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人雅士的向往和自身的境遇感嘆。詩中通過描寫自己與李使君的對話和觀察,表現出對古人風雅的喜愛與共鳴,同時也流露出自己在物質生活上的困頓和無法供養雅士的苦惱。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楊冠卿從李使君處獲得的經歷和感悟。作者以自己的身份進入李使君的屋內,與使君交談,了解古人雅士的思想和文化,表達了自己對風雅文化的向往。詩中的“嘔心兒”和“佩囊有奚奴”揭示了作者的內心追求和努力,他希望能夠與古人的思想相一致,但自己無力提供給李使君物質上的供養,感到無奈和苦惱。
詩中的“杜陵短褐翁”指的是李使君,他是一位居住在杜陵地區的貧窮老人,穿著簡陋。作者通過描述自己與李使君的互動,抄寫李使君的詩作,展現了自己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對古人的尊重。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李使君的居所,主人居住在專城,雁鶩紛飛不斷,表明他的住所在鄉野之間,自然環境優美。而作者則身處于李使君的私人書房,享受安逸的時光,記錄歷史和寫作,表達了自己對閑暇和文化的渴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塑造了作者的境遇和內心感受,表達了對古人文化的向往和對物質生活的困頓。通過對比李使君和作者的不同處境,詩中流露出一種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對文化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晴窗掃桐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lǐ shǐ jūn jiǎ jì shì lì
從李使君假記室吏
ā shàng mí xià nǚ ǒu xīn ér, pèi náng yǒu xī nú.
阿{上彌下女}嘔心兒,佩囊有奚奴。
dù líng duǎn hè wēng, chāo shī tīng xiǎo xū.
杜陵短褐翁,抄詩聽小胥。
wǒ shēng wèi fēng yǎ, gǔ rén sī yǔ jù.
我生味風雅,古人思與俱。
jiā wú dān shí chǔ, shuí qí gōng zhǐ hū.
家無儋石儲,誰其供指呼。
zhǔ wēng jū zhuān chéng, yàn wù fēn tíng chú.
主翁居專城,雁鶩紛庭除。
jì shǐ bǎo yú xián, yuàn yán jiǎ yī fū.
記史飽余閑,愿言假一夫。
shòu yǐ wū sī lán, fù zhī yù chán chú.
授以烏絲欄,副之玉蟾蜍。
qíng chuāng sǎo tóng yè, xì zì yíng tóu shū.
晴窗掃桐葉,細字蠅頭書。
“晴窗掃桐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