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園已秋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園已秋寂”全詩
虛堂耿清夜,臥聽寒雨滴。
永懷平生愿,浩蕩誰與適。
愁心正紛如,西風韻鄰笛。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暮景》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景》是宋代楊冠卿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寂靜的秋夜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追求自由的渴望。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鞍馬來到異鄉,園中已是秋天的寂靜。
寂靜的庭院里,清冷的夜晚,我躺著聽寒雨滴落。
我懷有一生的愿望,浩蕩的世界誰能與我同行。
愁心此刻紛亂無序,西風吹過鄰居吹奏的笛聲。
詩意和賞析:
《暮景》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愁思和對自由的向往。詩詞開篇以"鞍馬來到異鄉"來描繪詩人身處陌生的環境,增加了一種離散感和無奈之情。接著,詩人以"只園已秋寂"來描繪園中的寂靜,暗示了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
詩詞中的"虛堂耿清夜,臥聽寒雨滴"表達了詩人在清冷的夜晚獨自躺臥,傾聽著寒雨滴落的聲音。這種靜謐的場景將詩人的思緒引向內心深處,進一步凸顯了他內心的孤獨和憂傷。
詩中的"永懷平生愿,浩蕩誰與適"表達了詩人懷揣著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希望能與志同道合的人同行,共同創造壯麗的世界。這一句表達了詩人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最后兩句"愁心正紛如,西風韻鄰笛"以西風吹過鄰居吹奏的笛聲作為結尾,將詩人內心的愁思與外界的景物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悲涼的氛圍。這里詩人以愁心的紛亂來暗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不安,同時通過鄰笛聲的韻律,勾勒出一幅寂寞而凄美的畫面。
總的來說,楊冠卿的《暮景》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愁思和對自由的追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情感的交融,詩詞表達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堅守。這首詩詞以寂靜的夜晚為背景,將人與自然、內心與外界巧妙地融為一體,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
“只園已秋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jǐng
暮景
ān mǎ lái shū fāng, zhǐ yuán yǐ qiū jì.
鞍馬來殊方,只園已秋寂。
xū táng gěng qīng yè, wò tīng hán yǔ dī.
虛堂耿清夜,臥聽寒雨滴。
yǒng huái píng shēng yuàn, hào dàng shuí yǔ shì.
永懷平生愿,浩蕩誰與適。
chóu xīn zhèng fēn rú, xī fēng yùn lín dí.
愁心正紛如,西風韻鄰笛。
“只園已秋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