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終哀怨寫箜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曲終哀怨寫箜篌”全詩
龍門雖已鑿,犀栧孰可踰。
老翁被發鬢如絲,臨流欲渡將何之。
嫗止翁留翁勿渡,翁不嫗從舍之去。
中流憑一壺,意謂千金俱。
一壺勢莫支,千金淪其軀。
壺兮壺兮翁之{左祟右},鼉吼鯨吞方得意。
曲終哀怨寫箜篌,鄰女為君雙墮淚。
分類: 公無渡河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公無渡河》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公無渡河·河流決崑崙》是楊冠卿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這首詩以河流決崑崙為背景,描繪了一幅老翁面對河流渡船的場景,通過對壺和千金的比喻,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財富的脆弱。
詩中的老翁被歲月的流逝所折磨,頭發已經變得如絲一般白了。站在河邊,他面對著即將渡過的河流,思考著要去何方。嫗(老婦)勸止他不要渡河,但老翁卻選擇了留在這邊,舍棄渡過河流的機會。
詩中提到的壺象征著財富和權勢,千金則代表巨大的財富。老翁手持的壺,意味著他擁有千金的力量,然而這個壺卻無法支撐他的身體,最終他淪為財富的犧牲品。
詩中出現的"壺兮壺兮翁之左祟右"表明老翁對壺的依賴,但最終他的命運卻被鼉吼和鯨吞所左右,這是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揭示。
詩的最后,通過描寫鄰女為老翁流淚的情景,表達了對老翁命運的悲哀和同情。整首詩以悲愴的箜篌曲終,暗示了詩人對人生的無奈和對逝去的時光的懷念。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老翁面對河流的抉擇和對財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運用比喻和意象,詩人營造了一種富有哲理和情感的意境,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矛盾的感觸。
“曲終哀怨寫箜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wú dù hé
公無渡河
hé liú jué kūn lún, wēi yǔ qí wèi yú.
河流決崑崙,微禹其為魚。
lóng mén suī yǐ záo, xī yì shú kě yú.
龍門雖已鑿,犀栧孰可踰。
lǎo wēng bèi fà bìn rú sī, lín liú yù dù jiāng hé zhī.
老翁被發鬢如絲,臨流欲渡將何之。
yù zhǐ wēng liú wēng wù dù, wēng bù yù cóng shě zhī qù.
嫗止翁留翁勿渡,翁不嫗從舍之去。
zhōng liú píng yī hú, yì wèi qiān jīn jù.
中流憑一壺,意謂千金俱。
yī hú shì mò zhī, qiān jīn lún qí qū.
一壺勢莫支,千金淪其軀。
hú xī hú xī wēng zhī zuǒ suì yòu, tuó hǒu jīng tūn fāng dé yì.
壺兮壺兮翁之{左祟右},鼉吼鯨吞方得意。
qū zhōng āi yuàn xiě kōng hóu, lín nǚ wèi jūn shuāng duò lèi.
曲終哀怨寫箜篌,鄰女為君雙墮淚。
“曲終哀怨寫箜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