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攜直上決浮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提攜直上決浮云”全詩
安得君王倚天劍,提攜直上決浮云。
分類:
作者簡介(楊冠卿)
楊冠卿(1138-?)南宋詩人,字夢錫,江陵(今屬湖北)人,舉進士,為九江戎司掾,又嘗知廣州,以事罷。晚寓臨安。閉門不出,與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華清俊,四六尤流麗渾雅,淳熙十四年(1187),編有《群公詞選》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躓,久客諸侯間……時有所攖拂,則取酒獨酌,浩歌數闋,怡然自適,似不覺天壤之大,窮通之為殊途也。”著有《客亭類稿》十五卷。《彊村叢書》輯有《客亭樂府》一卷。《四庫總目》傳于世。
《塞上與鄭將夜飲》楊冠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塞上與鄭將夜飲》是宋代詩人楊冠卿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幾年來,京洛被胡人的塵土所掩蓋,
我已年老,卻仍未能在龍庭上報仇雪恨。
我多么希望君王能夠手持倚天劍,
帶領我們直沖云霄,決勝浮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古代塞上戰事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淪陷的痛苦和對復仇的渴望。詩人深感歲月匆匆,他的家鄉京洛被胡人的塵土所覆蓋,自己年事已高,仍未能在龍庭(皇宮)上實現雪恨之愿。他希望君王能夠揮動倚天劍,引領眾人勇往直前,決勝浮云般的敵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明快的節奏,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憤懣和對敵人的無畏。詩人以個人的遭遇和情感,抒發了他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復仇的渴望。他期待著君王能夠揮劍直上,決勝敵人,化解國家的困境。
通過描繪塞上的胡塵和龍庭,詩人展示了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背景。他的言辭中透露出對國家淪陷的痛心和對國家復興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和責任感。
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思想和雄渾的氣勢,表達了楊冠卿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報國之情。它飽含著對自由與正義的追求,對英雄氣概的歌頌,以及對個人力量與命運交織的思考。
“提攜直上決浮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i shàng yǔ zhèng jiāng yè yǐn
塞上與鄭將夜飲
jǐ nián jīng luò àn hú chén, lǎo shàng lóng tíng hèn wèi fén.
幾年京洛暗胡塵,老上龍庭恨未焚。
ān dé jūn wáng yǐ tiān jiàn, tí xié zhí shàng jué fú yún.
安得君王倚天劍,提攜直上決浮云。
“提攜直上決浮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