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戶紗窗北里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繡戶紗窗北里深”全詩
組紃常在佳人手。
刀尺空搖寒女心。
欲學齊謳逐云管,還思楚練拂霜砧。
東家少婦當機織,應念無衣雪滿林。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古意贈王常侍》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贈王常侍》是楊巨源在唐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繡戶紗窗北里深,
香風暗動鳳凰簪。
組紃常在佳人手,
刀尺空搖寒女心。
欲學齊謳逐云管,
還思楚練拂霜砧。
東家少婦當機織,
應念無衣雪滿林。
詩意:
這首詩以古意向王常侍表達了深情厚意。詩中描繪了北邊深處的繡戶紗窗,微風吹動著鳳凰簪上的花香。組紃(古代一種絲織品)常常在美麗的女子手中出現,而寒女(指貧苦的女子)則手持空搖,表達了凄涼的心境。詩人欲學齊國的歌詠風格,追隨云管(一種樂器)的聲音,又思念楚國的絲練(一種優質的絲織品),拂去霜砧上的霜雪。最后,詩人提到東家的少婦正在機織,暗示了貧困的現狀,以及應該懷念無衣之下,雪覆滿的林野。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幽靜而凄美的畫面。紗窗、香風、鳳凰簪等意象傳遞出一種溫馨而富有詩意的氛圍。通過對組紃和空搖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貧寒與富貴之間的對比,以及凄涼和溫暖的心境。詩中的欲學齊謳和思念楚練則體現了詩人追求美好、向往充實生活的心愿。最后,詩人通過描繪東家少婦當機織的情景,以及雪滿林的景象,展現了貧困生活的艱難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王常侍的深情贈言,同時折射出社會的現實和個人的心境。這首詩詞在唐代的文學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展現了楊巨源細膩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繡戶紗窗北里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zèng wáng cháng shì
古意贈王常侍
xiù hù shā chuāng běi lǐ shēn, xiāng fēng àn dòng fèng huáng zān.
繡戶紗窗北里深,香風暗動鳳凰簪。
zǔ xún cháng zài jiā rén shǒu.
組紃常在佳人手。
dāo chǐ kōng yáo hán nǚ xīn.
刀尺空搖寒女心。
yù xué qí ōu zhú yún guǎn, hái sī chǔ liàn fú shuāng zhēn.
欲學齊謳逐云管,還思楚練拂霜砧。
dōng jiā shào fù dàng jī zhī, yīng niàn wú yī xuě mǎn lín.
東家少婦當機織,應念無衣雪滿林。
“繡戶紗窗北里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