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蹲錯認鹽形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蹲錯認鹽形虎”全詩
石蹲錯認鹽形虎,地暖應知穴處貍。
色混江梅無眼目,潤添隴麥有膏脂。
朱門酒肉嗟遺臭,藍縷樵夫不掩肌。
分類:
《賦雪》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賦雪》是宋代詩人虞儔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雪后清晨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幻和人與自然的親近。
詩中描述了風勢緊張,靈犀般的感覺害怕震動帷幕,清晨的曙光照亮了遠山,使其頂峰的白雪盡顯。作者觀察到石蹲上的雪形成了一只被錯認為鹽的虎,而地面上的雪融化暖和后,雪下的貍貓的穴洞也顯露出來。江邊的梅花雪與江水融為一體,看不清花朵的輪廓,而隴上的麥田則因雪的滋潤而顯得富有油脂。朱門富貴之地的酒肉生活令人遺憾,而藍縷衣衫的樵夫卻自然純樸,不加掩飾地展示出肌膚。
這首詩意蘊含著對自然界的細致觀察和感悟。雪是大自然給予的禮物,它給人們帶來了美麗和喜悅,同時也讓人們對生活的不足產生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物質和精神世界的反思。他用簡潔的語言,將自然景物與人情世故相對照,表達了對現實社會的批判和對純樸自然的向往。
這首詩通過對雪景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敏感和細膩的觀察力。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引入一個靜謐而美麗的世界,同時也提醒人們在喧囂塵世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和真實。
“石蹲錯認鹽形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xuě
賦雪
fēng jǐn líng xī qiè zhèn wéi, xiǎo lái bái jǐn yuǎn shān méi.
風緊靈犀怯鎮帷,曉來白盡遠山眉。
shí dūn cuò rèn yán xíng hǔ, dì nuǎn yīng zhī xué chù lí.
石蹲錯認鹽形虎,地暖應知穴處貍。
sè hùn jiāng méi wú yǎn mù, rùn tiān lǒng mài yǒu gāo zhī.
色混江梅無眼目,潤添隴麥有膏脂。
zhū mén jiǔ ròu jiē yí chòu, lán lǚ qiáo fū bù yǎn jī.
朱門酒肉嗟遺臭,藍縷樵夫不掩肌。
“石蹲錯認鹽形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