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靈秋水不藏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性靈秋水不藏珠”全詩
光彩春風初轉蕙,性靈秋水不藏珠。
兩經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稟氣殊。
況復元侯旌爾善,桂林枝上得鹓雛。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送司徒童子》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走司徒童子,
衛家多君子,魯家多儒。
七歲時就會天笑舞雩。
閃耀的春風中轉動著映蔥蘢的蕙草,
活潑俏皮的性格不會隱藏他寶貴的才華。
口若懸河,名聲遠揚,
百拜之中的他依然是年幼的天資異于常人。
況且元侯對你贊賞有加,
像樹枝上的幼即將展翅的鹓雛一樣得到照顧。
譯文:
送走司徒童子,
衛家眾多君子,魯家眾多儒。
七歲時已經懂得天笑舞雩。
明亮的春風中,轉動吐放的映綠蔥的蕙草,
活潑機智的性情不會隱藏美麗的寶玉。
滔滔不絕的口才,名聲已經傳遍天下,
年紀輕小,卻天賦異于常人。
更何況元侯對你嘉獎備至,
就像桂林樹枝上的幼小即將展翅的鹓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楊巨源送別司徒童子的作品。楊巨源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司徒童子的贊美和祝福。
詩中通過描寫司徒童子的天賦才華、活潑機智以及受到了元侯的贊譽,表達了對他未來的期望和祝福。作者用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司徒童子年幼時就已經展現出的才華和氣質,預示著他將來的美好發展。
整首詩筆觸簡練,行云流水。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比,突出了司徒童子與其他普通兒童的不同之處,凸顯了他的才華和氣質的與眾不同。
這首詩情感溫暖,表達了作者對司徒童子的贊美和祝福之情,同時也展示了唐代士人對人才的推崇和重視。
“性靈秋水不藏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ī tú tóng zǐ
送司徒童子
wèi duō jūn zǐ lǔ duō rú, qī suì wén tiān xiào wǔ yú.
衛多君子魯多儒,七歲聞天笑舞雩。
guāng cǎi chūn fēng chū zhuǎn huì,
光彩春風初轉蕙,
xìng líng qiū shuǐ bù cáng zhū.
性靈秋水不藏珠。
liǎng jīng zài kǒu zhī míng xiǎo, bǎi bài chuí tiáo bǐng qì shū.
兩經在口知名小,百拜垂髫稟氣殊。
kuàng fù yuán hóu jīng ěr shàn, guì lín zhī shàng dé yuān chú.
況復元侯旌爾善,桂林枝上得鹓雛。
“性靈秋水不藏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