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九華清絕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九華清絕地”全詩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未必九華清絕地,更能留滯玉堂仙。
分類:
《送湯倅二首》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湯倅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虞儔
青衫試吏古桐川,識面池陽別駕賢。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未必九華清絕地,更能留滯玉堂仙。
中文譯文:
送別湯倅(第一首)
穿著青色官袍試做吏員,來到桐川這古老之地,
在池陽相見與別駕賢者。
只因喜歡論交情,常常一笑之間,
卻不知作為客人已度過了三年。
新來的時候懷著憂愁,如今分別成了現實,
從此離開,追求功名,像驅使鞭子那樣有力。
也許并非到九華山那風景明媚的地方,
更能留下玉堂仙人的身份。
賞析:
《送湯倅二首》是虞儔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人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表達了對湯倅離別的情感和對他未來前程的祝福。
詩的開篇以青衫試吏古桐川為描寫對象,青衫指的是官袍,試吏表示湯倅初次擔任官職。古桐川是一個具有歷史沉淀的地方,這里是詩人與湯倅相遇與離別的地點。詩人在這里認識了池陽,一個聰明能干的官員。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詩人對湯倅的贊嘆和喜歡。他們的交往讓詩人欣喜,每當交談時,湯倅總是能夠帶給他快樂,使他心生笑意。然而,詩人也提到了湯倅作為客人已經度過了三年,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離別的不可避免。
第二首詩以新來懷抱愁分袂為開篇,描繪了詩人對別離的焦慮和憂傷之情。然而,詩人在湯倅即將離去時,對他的前程抱有希望和祝福。他認為湯倅離開后,將會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有所成就,他的前途會像用力驅使鞭子一樣充滿力量和動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湯倅未來的一種預期。九華山是中國道教的圣地,有清麗風景,但詩人認為,湯倅未必會去那樣的地方尋求超凡脫俗的境界。相反,他相信湯倅會在官場的玉堂(指官署)中有所作為,成為一位杰出的官員。
整首詩以別離為主題,通過情感的表達和對未來的展望,展現了詩人對湯倅的深情和對他的美好祝愿。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官場生涯的思考,以及對功名成就和人生價值的思索。
“未必九華清絕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tāng cuì èr shǒu
送湯倅二首
qīng shān shì lì gǔ tóng chuān, shí miàn chí yáng bié jià xián.
青衫試吏古桐川,識面池陽別駕賢。
dàn xǐ lùn jiāo shí yī xiào, bù zhī wèi kè dù sān nián.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xīn lái huái bào chóu fēn mèi, cǐ qù gōng míng hǎo zhe biān.
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wèi bì jiǔ huá qīng jué dì, gèng néng liú zhì yù táng xiān.
未必九華清絕地,更能留滯玉堂仙。
“未必九華清絕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