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途日暮休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途日暮休回首”全詩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稱壽永無時。
遠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風傳只皺眉。
角黍堆盤何處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分類:
《端午日用韻》虞儔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午日用韻》是宋代詩人虞儔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今朝端午懶吟詩,
此意兒曹莫遣知。
萱草著花空有恨,
菖蒲稱壽永無時。
遠途日暮休回首,
近事風傳只皺眉。
角黍堆盤何處奠,
沉湘千古使人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端午節這一天懶散地吟詩的情景,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短暫的思考。
首先,作者在端午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懶散地吟詩。他在此刻的心境中,表達了自己的思緒和感受。他希望這些情感不要被別人知道,因為這里的“兒曹”指代的是身邊的親朋好友,作者不愿意讓他們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這種隱秘的情緒在整首詩詞里貫穿始終,強調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獨立思考的態度。
其次,作者通過描繪萱草和菖蒲兩種植物,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易逝的感慨。萱草雖然開著美麗的花,但它的花期很短暫,開花后很快就凋謝,因此作者感到有些遺憾和無奈。而菖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象征長壽的植物,但作者卻認為長壽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因為時間的流逝無法逆轉,人生短暫,無法永久享受長壽的福祉。這種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流逝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
詩詞的后半部分則呈現了作者的凄涼之感。他回首遠途,感嘆日暮西山,意味著他已經在漫長的旅途中行進了很久,但仍未能回到目的地。同時,他皺眉思索著近事的風傳,這里的“近事”指代的是當前的時局和世事。作者的皺眉表達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角黍的堆盤和沉湘的千古,給整首詩詞帶來了悲涼的氛圍。角黍是端午節的傳統食品,但作者卻感嘆它的堆盤,暗示了端午節的繁華已經逝去,只剩下殘余的食物。而“沉湘”指的是楚國的湘水,這里借指楚國的文化遺產。沉湘的千古意味著楚國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人們對這段歷史的追憶和沉思,使人感到悲傷。
綜合來看,這首詩詞通過對端午節懶散吟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詩中透露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獨立思考的態度,他對生命的珍惜和對人生意義的思索。通過描繪萱草和菖蒲,作者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時光易逝的感慨。詩詞的后半部分呈現了作者的凄涼之感,他感嘆旅途的漫長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憂慮。最后,作者通過描寫角黍的堆盤和沉湘的千古,加深了詩詞的悲涼氛圍,表達了對逝去繁華和歷史的追憶和沉思。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歷史的感慨,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遠途日暮休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wǔ rì yòng yùn
端午日用韻
jīn zhāo duān wǔ lǎn yín shī, cǐ yì ér cáo mò qiǎn zhī.
今朝端午懶吟詩,此意兒曹莫遣知。
xuān cǎo zhe huā kōng yǒu hèn, chāng pú chēng shòu yǒng wú shí.
萱草著花空有恨,菖蒲稱壽永無時。
yuǎn tú rì mù xiū huí shǒu, jìn shì fēng chuán zhǐ zhòu méi.
遠途日暮休回首,近事風傳只皺眉。
jiǎo shǔ duī pán hé chǔ diàn, chén xiāng qiān gǔ shǐ rén bēi.
角黍堆盤何處奠,沉湘千古使人悲。
“遠途日暮休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