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洪想有山崩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發洪想有山崩處”全詩
發洪想有山崩處,一雨安能作許生。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朝代:宋代
作者:趙蕃
昨日江清可濯纓,
今朝潢潦忽能盈。
發洪想有山崩處,
一雨安能作許生。
中文譯文:
昨天江水清澈,可以洗滌頭巾,
今天江水卻洶涌澎湃。
思及巨浪滔天之時,
猶如山崩之地,
一場大雨又能造就多少生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宋代趙蕃所作,它描述了江水的變幻無常和人生的無常性質。詩人通過對江水的描繪,表達了世事變遷的無常和人生的不可預測性。
詩的第一句“昨日江清可濯纓”,描繪了昨天江水清澈明亮,可以用來洗滌頭巾,給人一種寧靜和安逸的感覺。然而,第二句“今朝潢潦忽能盈”,江水卻在今天突然變得洶涌澎湃,充滿了不確定和變動的力量。這種對比突出了事物的瞬息萬變和世事無常的本質。
接下來的兩句“發洪想有山崩處,一雨安能作許生”,詩人通過對巨浪滔天和山崩之地的想象,強調了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人類的渺小。詩中的“一雨”則象征著短暫的時間,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脆弱。它意味著在這短暫的一生中,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
整首詩以水流的變化為象征,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化。它呼應了佛教中“諸行無常”的觀念,提醒人們珍惜當下,面對變化時保持淡泊和坦然的心態。
這首詩簡潔明了,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使讀者產生共鳴。它展示了宋代詩人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發洪想有山崩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táo chuān zhì chén zhōu jué jù sì shí yǒu èr
自桃川至辰州絕句四十有二
zuó rì jiāng qīng kě zhuó yīng, jīn zhāo huáng lǎo hū néng yíng.
昨日江清可濯纓,今朝潢潦忽能盈。
fā hóng xiǎng yǒu shān bēng chù, yī yǔ ān néng zuò xǔ shēng.
發洪想有山崩處,一雨安能作許生。
“發洪想有山崩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