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盡出尋那可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欲盡出尋那可得”全詩
清景乍開松嶺月,亂流長響石樓風。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闕參差曉樹中。
欲盡出尋那可得,三千世界本無窮。
分類: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春日題龍門香山寺》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題龍門香山寺》是唐代楊巨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眾香天上梵王宮,
鐘磬寥寥半碧空。
清景乍開松嶺月,
亂流長響石樓風。
山河杳映春云外,
城闕參差曉樹中。
欲盡出尋那可得,
三千世界本無窮。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春日龍門香山寺的景色。詩人以豐富的意象描繪了天上的宮殿、空中的鐘磬、山間的月光、石樓中的風聲以及城市和樹木的景象。通過描寫自然風景,詩人表達了對世界的探索和追求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詩歌的特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對每個意象的具體賞析:
1. "眾香天上梵王宮":描繪了寺廟中香煙裊裊上升的景象,給人以虔誠和神圣感。
2. "鐘磬寥寥半碧空":寺廟中的鐘磬聲在空曠的天空中回蕩,表現出寧靜和超脫塵世的氛圍。
3. "清景乍開松嶺月":春天的景色中,松林中的月光逐漸顯露出來,給人以獨特的美感和寧靜的氣息。
4. "亂流長響石樓風":描繪了山間的風聲,給人以動感和生氣勃勃的感覺。
5.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闕參差曉樹中":描繪了山河和城市景色的變幻,給人以廣闊和變化無窮的感受。城闕和樹木的形象參差不齊,展示了人世間的紛繁復雜。
6. "欲盡出尋那可得,三千世界本無窮":表達了詩人對世界無限廣闊和探索無窮盡的思考。詩人認為,無論如何探索,人們都無法完全了解和把握整個世界的本質。
這首詩以豐富的意象和唐代詩歌的典型風格,展現了楊巨源對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思考。通過描繪寺廟、自然景色和人世間的變幻,詩人表達了追求真理和超越塵世的情感。整首詩色彩鮮明,意境深遠,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欲盡出尋那可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tí lóng mén xiāng shān sì
春日題龍門香山寺
zhòng xiāng tiān shàng fàn wáng gōng, zhōng qìng liáo liáo bàn bì kōng.
眾香天上梵王宮,鐘磬寥寥半碧空。
qīng jǐng zhà kāi sōng lǐng yuè,
清景乍開松嶺月,
luàn liú zhǎng xiǎng shí lóu fēng.
亂流長響石樓風。
shān hé yǎo yìng chūn yún wài, chéng què cēn cī xiǎo shù zhōng.
山河杳映春云外,城闕參差曉樹中。
yù jǐn chū xún nà kě dé, sān qiān shì jiè běn wú qióng.
欲盡出尋那可得,三千世界本無窮。
“欲盡出尋那可得”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