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擬通宵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擬通宵聽”全詩
乍欣涼吹入,已復斷霞橫。
尚擬通宵聽,何妨礙月明。
豐兇終有數,憂苦自相并。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是宋代趙蕃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六月十五日的時候,雨下得很大啊。
雨滴落在哪里呢?眾多的蟬只是空空地鳴叫。
初時感到涼風吹入,但已經有彩霞橫亙天際。
本想通宵聆聽雨聲,又有何妨礙明亮的月光呢?
豐收和荒涼終究是有規律的,憂愁和痛苦也相互交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夜的景象,以雨和蟬的聲音為主要元素,表達了作者對世間事物的思考和感悟。詩中的雨代表變幻無常的人生,蟬的鳴叫則象征著虛無和空虛。詩人感嘆雨落在何處,蟬鳴卻無所指,暗示人生的迷茫和無常。初時的涼風和美麗的彩霞展示了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間,但也提醒人們珍惜當下。盡管詩人想要聆聽雨聲整夜,但他意識到那并不會妨礙明亮的月光,暗示著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應保持樂觀和堅強。詩的最后,作者提到了豐收和荒涼、憂愁和痛苦,表達了人生中的起伏和不確定性,同時也傳遞了對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思索。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頗具哲理的觸動。通過描述雨、蟬和自然景象,詩人暗示了人生的無常和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間。詩中的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感染力。作者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人生的起伏和不確定性,同時呼喚人們對命運的思考和對當下的珍惜。這首詩喚起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引發對人生意義的思索,展示了宋代文人對生命和世界的獨特感悟和洞察力。
“尚擬通宵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yuè shí wǔ rì shí mǐn yǔ shén yǐ sān hū
六月十五日時閔雨甚矣三乎
yī yǔ xiàng hé luò, zhòng chán kōng cǐ míng.
一雨向何落,眾蟬空此鳴。
zhà xīn liáng chuī rù, yǐ fù duàn xiá héng.
乍欣涼吹入,已復斷霞橫。
shàng nǐ tōng xiāo tīng, hé fáng ài yuè míng.
尚擬通宵聽,何妨礙月明。
fēng xiōng zhōng yǒu shù, yōu kǔ zì xiāng bìng.
豐兇終有數,憂苦自相并。
“尚擬通宵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