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陟無聞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伊陟無聞祖”全詩
(以下見《紀事》)。
伊陟無聞祖,韋賢不到孫。
作者簡介(楊巨源)
唐代詩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貞元五年(789)進士。初為張弘靖從事,由秘書郎擢太常博士,遷虞部員外郎。出為鳳翔少尹,復召授國子司業。長慶四年(824),辭官退休,執政請以為河中少尹,食其祿終身。關于楊巨源生年,據方崧卿《韓集舉正》考訂。韓愈《送楊少尹序》作于長慶四年(824),序中述及楊有“年滿七十”、“去歸其鄉”語。由此推斷,楊當生于755年,卒年不詳。
《句》楊巨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楊巨源的《句》,出自唐代。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刀夢益州,一箭取遼城。(以下見《紀事》)。
伊陟無聞祖,韋賢不到孫。
詩意解讀:
這首詩詞包含了兩句簡潔有力的詩句。第一句描述了一個夢幻般的場景,用三刀就夢見了益州,用一箭就奪取了遼城。第二句則是在引用《紀事》后,提到了伊陟和韋賢這兩位歷史人物。
賞析:
這首詩詞采用了極為簡練的表達方式,通過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場景。在第一句中,作者使用“三刀”和“一箭”這樣簡單而形象的詞語,將夢境和現實中的壯麗景象相連接。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氛圍,展示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武勇的贊美。
第二句則是在引用《紀事》后,提到了伊陟和韋賢這兩位歷史人物。伊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神話人物,而韋賢則是唐代宰相韋皋的后代。通過提及這兩位人物,詩詞表達了對歷史的回顧和對英勇事跡的贊頌。
整首詩詞雖然短小,但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對歷史的敬仰。它同時也啟發讀者對歷史人物和壯麗場景的想象,展示了詩歌的力量和魅力。
“伊陟無聞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sān dāo mèng yì zhōu, yī jiàn qǔ liáo chéng.
三刀夢益州,一箭取遼城。
yǐ xià jiàn jì shì.
(以下見《紀事》)。
yī zhì wú wén zǔ, wéi xián bú dào sūn.
伊陟無聞祖,韋賢不到孫。
“伊陟無聞祖”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