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詩思偏何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春來詩思偏何處”全詩
春來詩思偏何處,飛過函關入鼎門。
分類:
作者簡介(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度使鎮上。謚曰文。
《春思寄夢得樂天》令狐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思寄夢得樂天》是唐代令狐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滿中庭酒滿樽,
平明獨坐到黃昏。
春來詩思偏何處,
飛過函關入鼎門。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令狐楚在春天的思緒和情感。詩人把握了春天的氛圍,中庭盛開的鮮花和滿滿的酒樽使他感到愉悅。從早晨一直坐到黃昏,他一個人靜靜地思考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春天的到來卻讓他的詩思變得無處安放,它們像飛鳥一樣飛過函關,進入了鼎門,不受他的控制。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內心情感,展現了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和思考。首句以花滿中庭、酒滿樽為景,烘托出春天的繁花和歡樂氣氛,給人以愉悅的感覺。接著,詩人以平明獨坐到黃昏來表現自己整日的孤獨思索,突出了他對詩歌創作的專注和執著。而在第三、四句中,詩人描述了春天對于他創作的困擾,春意盎然的環境反而讓他的詩思無處安放,仿佛被飛鳥一樣帶走,不再屬于他。這種對于春天的矛盾感受和無奈,表達了詩人對于創作的思考和困惑。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以及對創作困擾的表達,展示了令狐楚獨特的詩意和感受。這首詩詞以簡約的文字,抒發了詩人對于春天和創作的獨特體驗,給人以深思和余味。
“春來詩思偏何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sī jì mèng dé lè tiān
春思寄夢得樂天
huā mǎn zhōng tíng jiǔ mǎn zūn, píng míng dú zuò dào huáng hūn.
花滿中庭酒滿樽,平明獨坐到黃昏。
chūn lái shī sī piān hé chǔ, fēi guò hán guān rù dǐng mén.
春來詩思偏何處,飛過函關入鼎門。
“春來詩思偏何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