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便學山公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辭便學山公醉”全詩
不辭便學山公醉,花下無人作主人。
分類:
作者簡介(令狐楚)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學家。漢族,字殼士。宜州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先世居敦煌(今屬甘肅)。貞元七年 (791)登進士第。憲宗時,擢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出為華州刺史,拜河陽懷節度使。入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憲宗去世,為山陵使,因親吏贓污事貶衡州刺史。逝世于山南西道節度使鎮上。謚曰文。
《三月晦日會李員外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因有此贈》令狐楚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晦日會李員外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因有此贈
三月唯殘一日春,
玉山傾倒白鷗馴。
不辭便學山公醉,
花下無人作主人。
中文譯文:
三月只剩下最后一天的春天,
玉山傾倒,白鷗溫順。
不辭虛度時光,效仿山公陶醉,
花下沒有人扮演主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人在三月的晦日,與李員外及其他人士的聚會。在聚會中,一位老者因為不飲酒而被人嘲笑。然后,令狐楚寫下這首詩贈送給這位老者,表達了自己對老者的佩服和敬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人在春天最后一天的聚會場景。詩中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將玉山(象征高潔的品質)與白鷗(象征純潔和溫順)相結合,形容了聚會的氛圍和人物的性格。詩人通過描述一個不飲酒的老者,表達了對這位老者的敬意和欽佩。整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寥寥數字將情景勾勒出來,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也使讀者對這位老者的形象和性格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詩詞既表達了對老者的敬意,又反映了社交場合中人們對不符合常規行為的嘲笑和偏見。同時,詩詞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由和自我表達的追求。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形象描繪,展示了令狐楚細膩的情感和對人性的洞察。
“不辭便學山公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huì rì huì lǐ yuán wài zuò zhōng pín yǐ lǎo dà bù zuì jiàn jī yīn yǒu cǐ zèng
三月晦日會李員外座中頻以老大不醉見譏因有此贈
sān yuè wéi cán yī rì chūn, yù shān qīng dǎo bái ōu xún.
三月唯殘一日春,玉山傾倒白鷗馴。
bù cí biàn xué shān gōng zuì, huā xià wú rén zuò zhǔ rén.
不辭便學山公醉,花下無人作主人。
“不辭便學山公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