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熟蠶將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麥熟蠶將老”全詩
頻年荒已甚,一飽此為期。
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
磨鎌亦裝簇,晴日會當披。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連雨書事》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連雨書事》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寫農田勞作為主題,通過描述麥熟蠶將老、頻年荒已甚等景象,表達了農民們對雨水的期盼和對豐收的渴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麥熟蠶將老,晴須雨不宜。
頻年荒已甚,一飽此為期。
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
磨鎌亦裝簇,晴日會當披。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農民們對天氣的關切和對收成的希望。詩人通過描述麥熟和蠶將老的景象,暗示著豐收的時刻即將到來,但此時卻遭遇連綿不斷的雨水,使得農作物無法得到適宜的滋潤。詩中提到頻年荒已甚,表明長期的干旱已經給農民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和損失。然而,詩人并未流露出對命運的怨尤,而是表達了農民們對政府的期望和對豐收的渴望。
詩中提到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的贊賞和對政府的信任。詩人認為統治者應該勤勉地處理政務,關心人民的農田,以保障民眾的福祉。雖然農民們面臨著困境,但他們并沒有怨尤,而是希望政府能夠關注并解決這一問題。
詩的最后兩句“磨鎌亦裝簇,晴日會當披”描繪了農民們在晴朗的天氣里穿著輕便的服裝,準備投入到農田勞作中。磨鎌裝簇,意味著農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晴朗的日子的到來,以便投入到農活中去。這展現了農民們的勤勞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整首詩詞通過對農田勞作的描寫,表達了農民們對于適宜的天氣和豐收的渴望,以及對政府的期望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農民們的心聲,展示了宋代社會農田勞作的艱辛和農民們的樂觀精神。這首詩詞既是對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贊頌,也是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思想內涵。
“麥熟蠶將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 yǔ shū shì
連雨書事
mài shú cán jiāng lǎo, qíng xū yǔ bù yí.
麥熟蠶將老,晴須雨不宜。
pín nián huāng yǐ shèn, yī bǎo cǐ wéi qī.
頻年荒已甚,一飽此為期。
bì xià gù qín lǐ, ěr mín wú yuàn zī.
陛下故勤理,爾民無怨咨。
mó lián yì zhuāng cù, qíng rì huì dāng pī.
磨鎌亦裝簇,晴日會當披。
“麥熟蠶將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