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我初無當世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顧我初無當世才”全詩
山僧乞飯朝一出,幽子題詩日幾廻。
故鶴未妨頻有客,騎驢正爾獨尋梅。
得閒且盡幽居趣,顧我初無當世才。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十二月二十六日》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二月二十六日》是宋代趙蕃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有縈紆何自來,
竹能森爽為誰栽。
山僧乞飯朝一出,
幽子題詩日幾回。
故鶴未妨頻有客,
騎驢正爾獨尋梅。
得閑且盡幽居趣,
顧我初無當世才。
中文譯文:
水為何流動纏繞不休,
竹又是為了誰才那樣茂密生長。
山中的僧人一早出來乞討飯食,
幽僻的人題詩的日子又過了幾回。
即便有客人來拜訪,也不會妨礙那只老鶴常常飛來,
騎著驢子,我獨自去尋找梅花。
有空閑時就盡情享受幽居的樂趣,
我并不以自己初出茅廬而感到意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自在、追求獨立自由的生活情景。詩人通過水流、竹子和山中的僧人等自然與人文景物,表達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思考和感嘆。
詩中的水流曲折纏繞,暗喻人生的曲折與轉折,表達了人生常常面臨變化與困擾。竹子的茂密生長則象征著自然的力量與生機,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中的僧人乞討飯食,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態度,他們追求簡樸的生活方式,寄托了對內心自由與平靜的渴望。幽子題詩日幾回,強調了寂靜幽僻之地的文人雅士,他們在追求藝術創作的同時,也對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有所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詩人自己的生活態度與心境。即便有客人來訪,也不能打擾那只老鶴的頻繁光臨,這種自由自在的姿態凸顯了詩人對獨立自由生活的追求。他騎著驢子,獨自去尋找梅花,表現了追求個人興趣和樂趣的決心。
最后兩句"得閑且盡幽居趣,顧我初無當世才"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他并不以自己初出茅廬而感到自卑,而是以平和的心態對待自己的才華和成就。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為藍本,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入的思考,展示了詩人對自由、獨立和寧靜生活的追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索。
“顧我初無當世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èr yuè èr shí liù rì
十二月二十六日
shuǐ yǒu yíng yū hé zì lái, zhú néng sēn shuǎng wèi shuí zāi.
水有縈紆何自來,竹能森爽為誰栽。
shān sēng qǐ fàn cháo yī chū, yōu zi tí shī rì jǐ huí.
山僧乞飯朝一出,幽子題詩日幾廻。
gù hè wèi fáng pín yǒu kè, qí lǘ zhèng ěr dú xún méi.
故鶴未妨頻有客,騎驢正爾獨尋梅。
dé xián qiě jǐn yōu jū qù, gù wǒ chū wú dāng shì cái.
得閒且盡幽居趣,顧我初無當世才。
“顧我初無當世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