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縣絕疏親且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異縣絕疏親且故”全詩
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豈亦故違時。
解鞍屢辱留連飲,出袖仍蒙惠好詩。
異縣絕疏親且故,相從且免問為誰。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后一篇韻見贈之作》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后一篇韻見贈之作》是宋代趙蕃所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世紛往往競趨奇,
半額真同慕廣眉。
我已自知成忤俗,
公今豈亦故違時。
譯文:
時光流轉,世間人們爭相追求奇巧,
我半額的眉毛真實地向往廣闊的眉宇。
我自己早已知曉自己變得違背世俗,
而你,公子,現在也不免違背時光的潮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思考和對自我與他人的比較。詩中的"半額真同慕廣眉"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羨慕廣闊眉宇的人物,暗示了作者對于才智和志向的向往。然而,接下來的兩句"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豈亦故違時"則表達了作者對自己違背世俗的認識,同時也指責受敬仰的公子既然也違背了時代的潮流。這種思考和自省體現了作者對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深刻思索和獨立精神。
詩中還提到了"解鞍屢辱留連飲,出袖仍蒙惠好詩",這句表達了作者在詩文創作方面的成就和受到的賞識。作者以自己的才華和詩作來超越世俗的桎梏,為自己贏得了一些尊重和欣賞。
最后兩句"異縣絕疏親且故,相從且免問為誰"暗示了作者身處異鄉,與親人和熟悉的人漸行漸遠,不再有牽掛。這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獨立精神時,漸漸與常規和傳統背離,與他人的聯系也逐漸淡化。
整首詩以自省和思考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思索,同時也展示了他對于才智和獨立精神的向往。這種內省的態度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是宋代文人的典型特征,也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氛圍和價值觀念。
“異縣絕疏親且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wèi ráo zhōu yòng fān chàng chóu shī juàn zuì hòu yī piān yùn jiàn zèng zhī zuò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后一篇韻見贈之作
shì fēn wǎng wǎng jìng qū qí, bàn é zhēn tóng mù guǎng méi.
世紛往往競趨奇,半額真同慕廣眉。
wǒ yǐ zì zhī chéng wǔ sú, gōng jīn qǐ yì gù wéi shí.
我已自知成忤俗,公今豈亦故違時。
jiě ān lǚ rǔ liú lián yǐn, chū xiù réng méng huì hǎo shī.
解鞍屢辱留連飲,出袖仍蒙惠好詩。
yì xiàn jué shū qīn qiě gù, xiāng cóng qiě miǎn wèn wèi shuí.
異縣絕疏親且故,相從且免問為誰。
“異縣絕疏親且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