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所惠無一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造物所惠無一偏”全詩
雨聲驟來卻小住,樹色全綠或半殷。
誰家有屋茅三間,舂聲未斷橫炊煙。
刈禾雖阻得治圃,造物所惠無一偏。
我亦愿此坐無田,千里顧上西江船。
經年擾子曾未厭,更煩車馬相追牽。
客中無酒可醉子,聊書所見為別言。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
白云英英行空山,
白鷺矯矯去復還。
雨聲驟來卻小住,
樹色全綠或半殷。
誰家有屋茅三間,
舂聲未斷橫炊煙。
刈禾雖阻得治圃,
造物所惠無一偏。
我亦愿此坐無田,
千里顧上西江船。
經年擾子曾未厭,
更煩車馬相追牽。
客中無酒可醉子,
聊書所見為別言。
詩意與賞析:
這首宋代趙蕃的詩詞《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通過描繪大自然和人文景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送別之情。詩中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為背景,傳遞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篇,以“白云英英行空山”和“白鷺矯矯去復還”描繪了空曠的山野和翱翔的白鷺,給人一種寧靜和自由的感覺。接著,詩人描繪了突然而來的雨聲,形容雨水的降臨,但又很快停歇,給人一種變幻無常的感覺。接下來,詩人以“樹色全綠或半殷”表達了四時更替中的景色變化,既有青翠欣欣的景象,也有殷紅漸凋的景象。
詩中描繪了一戶有三間茅屋的農家,舂米的聲音不絕于耳,炊煙裊裊升起。這展現了樸素的鄉村生活,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表現了對農民辛勤勞作的贊揚。詩中提到雖然農作物的生長可能受到一些阻礙,但是大自然的恩惠是公平的,沒有偏袒。
詩人表示自己不愿擁有田地,而是寧愿坐在這里,眺望千里之外的西江船只,表達了對遠方的向往和對閑適寧靜生活的向往。詩中提到多年來受到各種干擾,車馬的喧囂讓人煩惱,而此刻沒有酒可以醉倒,只好通過書信來表達離別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色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離別之情以及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詩寫意清新,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淳樸生活的熱愛,并通過詩詞將這種情感傳達給讀者。
“造物所惠無一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o xiǎn zhuī sòng zhì shā xī shū suǒ jiàn yǐ bié
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
bái yún yīng yīng xíng kōng shān, bái lù jiǎo jiǎo qù fù huán.
白云英英行空山,白鷺矯矯去復還。
yǔ shēng zhòu lái què xiǎo zhù, shù sè quán lǜ huò bàn yīn.
雨聲驟來卻小住,樹色全綠或半殷。
shuí jiā yǒu wū máo sān jiān, chōng shēng wèi duàn héng chuī yān.
誰家有屋茅三間,舂聲未斷橫炊煙。
yì hé suī zǔ dé zhì pǔ, zào wù suǒ huì wú yī piān.
刈禾雖阻得治圃,造物所惠無一偏。
wǒ yì yuàn cǐ zuò wú tián, qiān lǐ gù shàng xī jiāng chuán.
我亦愿此坐無田,千里顧上西江船。
jīng nián rǎo zi céng wèi yàn, gèng fán chē mǎ xiāng zhuī qiān.
經年擾子曾未厭,更煩車馬相追牽。
kè zhōng wú jiǔ kě zuì zi, liáo shū suǒ jiàn wèi bié yán.
客中無酒可醉子,聊書所見為別言。
“造物所惠無一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