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堪底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好官堪底用”全詩
詩可傳家集,名能繼世科。
流風親黨競,余慶子孫多。
挽送歸無策,凄涼謾擬歌。
分類:
作者簡介(趙蕃)
《挽俞克晦丈二首》趙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挽俞克晦丈二首》
作者:趙蕃(宋代)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好官堪底用,厚祿竟如何。
詩可傳家集,名能繼世科。
流風親黨競,余慶子孫多。
挽送歸無策,凄涼謾擬歌。
第二首:
家事何由定,世情未可知。
功成心已逝,名遂世難期。
可羨金門守,長留紫府帷。
挽詩臨去處,凄涼淚滿衣。
詩意和賞析:
這兩首詩是宋代詩人趙蕃的《挽俞克晦丈二首》,通過表達對俞克晦丈(人名)的挽歌,抒發了對官場和世事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首詩以“好官堪底用,厚祿竟如何。”開頭,表達了作者對好官卻難以得到應有利用的感嘆。在傳統社會中,一個好官員,無論才能和品德如何,可能并不能得到恰當的利用,令人感到遺憾。接下來的兩句:“詩可傳家集,名能繼世科。”則表達了詩歌可以傳承于家族,成為家族的寶貴財富;而名聲則可以傳承于世代,為后人贏得榮譽。這里展示了詩歌和名聲的價值,似乎暗示它們比官職和財富更加持久而有意義。
接著,詩中提到“流風親黨競,余慶子孫多。”這句表達了風氣和勢力在政治圈中的競爭,以及作者自家慶幸子孫眾多,代代繁榮的心情。這可能是對家族興旺的期望和祝福。
最后兩句“挽送歸無策,凄涼謾擬歌。”則表達了對俞克晦丈離去的無奈和悲涼之情。詩人感慨于世事無常,對于離別無法創作出令人滿意的挽歌,只能以凄涼之詞來表達內心的傷感。
第二首詩以“家事何由定,世情未可知。”開篇,表達了對于家庭事務和世間紛繁復雜的困惑和無奈。接下來的兩句:“功成心已逝,名遂世難期。”則表達了功成名遂的心愿已隨歲月流逝而消逝,名利的實現也變得困難起來。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可羨金門守,長留紫府帷。”這句表達了對于金門守衛和紫府居住者的羨慕之情,暗示了詩人對權貴地位和高官尊位的向往和渴望。
最后兩句“挽詩臨去處,凄涼淚滿衣。”表達了在離別之際,詩人無法控制內心的悲傷,淚水充滿衣袖。這句詩抒發了作者對別離的傷感,以及面對離別時的無助和凄涼。
這兩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官場和世事的獨特觀察和思考。他通過對好官得不到利用以及名利和功成名遂的無常感慨,傳遞出對社會現實的無奈和悲涼之情。同時,詩中也蘊含了對詩歌和名聲的珍視與追求,認為它們比權貴地位和財富更具價值和意義。
整體上,這兩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事無常和離別的感慨,以及對詩歌和傳世的渴望和追求。它們通過凄涼的詞句傳達出情感的深度和內涵,引發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好官堪底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yú kè huì zhàng èr shǒu
挽俞克晦丈二首
hǎo guān kān dǐ yòng, hòu lù jìng rú hé.
好官堪底用,厚祿竟如何。
shī kě chuán jiā jí, míng néng jì shì kē.
詩可傳家集,名能繼世科。
liú fēng qīn dǎng jìng, yú qìng zǐ sūn duō.
流風親黨競,余慶子孫多。
wǎn sòng guī wú cè, qī liáng mán nǐ gē.
挽送歸無策,凄涼謾擬歌。
“好官堪底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