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覺求名計轉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更覺求名計轉疎”全詩
竹雞露啄堪幽伴,蘆菔風乾待歲除。
與仆抱樵趨絕澗,隨僧尋磬禮精廬。
不知身外誰為王,更覺求名計轉疎。
分類:
《無相寺道中》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相寺道中》是宋代詩人葉適所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名利虛無的思考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
傍水的人家,柳樹十余株,
靠山的亭子,菊花開放千朵。
竹雞在露中啄食,可與它共同享受幽靜。
蘆芽和菔子在風中曬干,等待歲月更替。
我與仆人一起攜帶柴禾,急速前往絕峽之間,
隨著僧人一同尋找能敲響的磬,
向精舍致以虔誠的敬禮。
我不知道身外的世界誰在追求權勢,
而我越發覺得追求名利的計劃越來越淡薄。
詩意和賞析:
《無相寺道中》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和對內心寧靜的追求。詩中的傍水人家和靠山亭子,以及柳樹和菊花的描繪,展示了寺廟周圍宜人的自然環境,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詩中的竹雞在露中啄食,蘆芽和菔子在風中曬干,展現了自然界的平靜和循環。這些景象與人類的追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人們為名利奔波勞碌,而自然界卻在寧靜中自然運轉。
詩人通過自己與仆人攜帶柴禾,隨僧尋找磬的描寫,表達了對內心寧靜的向往。在尋找磬的過程中,詩人似乎逐漸認識到,追求名利的計劃越來越無關緊要,體現了對社會功名利祿的冷漠。詩人不再關注身外的權勢爭斗,而是尋求內心的平靜與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世間名利虛無的思考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詩中的自然景物與人類的追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喚起讀者對內心自省和追求精神寄托的思考。
“更覺求名計轉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xiāng sì dào zhōng
無相寺道中
bàng shuǐ rén jiā liǔ shí yú, kào shān tíng zi jú qiān zhū.
傍水人家柳十余,靠山亭子菊千株。
zhú jī lù zhuó kān yōu bàn, lú fú fēng gān dài suì chú.
竹雞露啄堪幽伴,蘆菔風乾待歲除。
yǔ pū bào qiáo qū jué jiàn, suí sēng xún qìng lǐ jīng lú.
與仆抱樵趨絕澗,隨僧尋磬禮精廬。
bù zhī shēn wài shuí wèi wáng, gèng jué qiú míng jì zhuǎn shū.
不知身外誰為王,更覺求名計轉疎。
“更覺求名計轉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