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戰排三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苦戰排三軍”全詩
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神禹不到地,狂流終播蕩。
逆順本天力,人謀不相讓。
苦戰排三軍,勢壓票姚將。
身在亂石中,傾覆堪指掌。
誰支荷天衢,鼠徑斷還往。
分類:
《上灘》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灘》是宋代詩人葉適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篙師(執掌船槳的水手)上灘時的情景,表達了面對逆境時堅毅不屈的精神。
譯文:
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
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神禹不到地,狂流終播蕩。
逆順本天力,人謀不相讓。
苦戰排三軍,勢壓票姚將。
身在亂石中,傾覆堪指掌。
誰支荷天衢,鼠徑斷還往。
詩意:
這首詩以篙師上灘的場景為背景,通過描繪篙師的形象,表達了面對逆境時頑強不屈的精神。篙師在灘涂上艱難前行,面對如同石皤般堅硬的地面,他們不畏困難,堅持不懈地努力。無論進退的尺寸多么微小,他們都能保持堅定的姿態。即使面對洶涌的狂流,篙師也不退縮,最終克服了困難,順利通過。
詩中提到的“神禹”是指傳說中的治水英雄禹,他的力量無法觸及到地面,而篙師卻能夠在逆境中勇往直前。這表明逆境并非源于天命,而是人的努力和智慧所能戰勝的。
詩中還描繪了篙師奮勇爭斗的場景,他們排列成三軍,勇往直前,勢如破竹,壓倒了敵將票姚。篙師身處亂石之間,雖然岌岌可危,但他們的英勇舉動告訴我們,即使處于困境之中,只要有勇氣和決心,就能戰勝困難,指日可待。
最后兩句“誰支荷天衢,鼠徑斷還往”,表達了篙師的決心和意志。他們肩負著重責大任,支撐著天路(指水路),就算只有像老鼠的小徑,也會再次前行。這種堅持和執著的精神,令人欽佩和鼓舞。
賞析:
《上灘》通過描繪篙師上灘的情境,融入了對逆境中堅持奮斗精神的贊美。詩中的篙師象征著勇敢和堅毅,他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展現出頑強的毅力和決心。詩人通過描寫篙師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堅持奮斗不懈的人們的敬意和贊美。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篙師的艱難旅程和頑強的精神。通過對篙師的描寫,詩人抒發了對勇敢、堅毅和奮斗精神的崇敬之情。同時,詩人也通過篙師的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對人類困境和挑戰的思考。
整首詩使用了簡練明快的語言,節奏緊湊有力,形象生動。通過描繪篙師的形象和他們所面對的困境,詩人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信息:即使在逆境中,只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就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這首詩的主題是奮斗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力。篙師作為詩中的主要形象,象征著那些在生活中面對困境和挑戰時堅持不懈的人們。詩人通過篙師的形象,表達了對這些人的欽佩和敬意,并鼓勵人們在面對逆境時保持堅定的信念和勇氣。
《上灘》所描繪的情景與現實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戰有著共通之處。無論是個人的困境還是社會的挑戰,都需要我們發揚篙師的精神,在困難面前堅定不移、勇往直前。詩人通過這首詩,呼吁人們在逆境中堅持奮斗,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終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
總的來說,《上灘》是一首充滿激勵和力量的詩歌作品。通過篙師的形象和他們所面對的困境,詩人表達了對奮斗精神和堅韌不拔的贊美,并鼓勵人們在面對逆境時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這首詩讓人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意志的偉大,激發了人們對困難的勇敢面對和克服的決心。
“苦戰排三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tān
上灘
gāo shī shàng tān shí, miàn zuò shí pó yàng.
篙師上灘時,面作石皤樣。
jí qí jìn chǐ cùn, nǎi zài yī yǎn yǎng.
及其進尺寸,乃在一偃仰。
shén yǔ bú dào dì, kuáng liú zhōng bō dàng.
神禹不到地,狂流終播蕩。
nì shùn běn tiān lì, rén móu bù xiāng ràng.
逆順本天力,人謀不相讓。
kǔ zhàn pái sān jūn, shì yā piào yáo jiāng.
苦戰排三軍,勢壓票姚將。
shēn zài luàn shí zhōng, qīng fù kān zhǐ zhǎng.
身在亂石中,傾覆堪指掌。
shuí zhī hé tiān qú, shǔ jìng duàn hái wǎng.
誰支荷天衢,鼠徑斷還往。
“苦戰排三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