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回湘水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怕回湘水月”全詩
怕回湘水月,驚失象臺春。
暮草已多碧,園花空復新。
更嫌鶯自語,幽憤不勝陳。
分類:
《林簽判挽詩》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林簽判挽詩》是宋代葉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體現了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詞中的中文譯文如下:
作邑有何好,利民翻害身。
怕回湘水月,驚失象臺春。
暮草已多碧,園花空復新。
更嫌鶯自語,幽憤不勝陳。
這首詩詞通過對作邑(指官府)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關切。作者認為官府只顧謀求私利,卻給百姓帶來了傷害。
詩詞的詩意通過對回湘水月和象臺春的提及,展示了作者對美好自然景色的向往。然而,作者卻憂慮自己可能會錯過這些美景,因為他的心被社會紛擾所困擾。
詩詞的賞析中,作者運用了簡練的語言,憑借寥寥數語,表達了他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自然之美的向往。通過描繪暮草已多碧、園花空復新,作者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幻和生機,與官府的腐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鶯鳥自語的嫌惡之情,鶯鳥自語也可以理解為社會上的虛偽言行。作者的幽憤之情無法言說盡,他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憂慮溢于言表。
總的來說,《林簽判挽詩》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憂慮和對自然之美的向往,既有批判現實的一面,又有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給人以思考和共鳴。
“怕回湘水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qiān pàn wǎn shī
林簽判挽詩
zuò yì yǒu hé hǎo, lì mín fān hài shēn.
作邑有何好,利民翻害身。
pà huí xiāng shuǐ yuè, jīng shī xiàng tái chūn.
怕回湘水月,驚失象臺春。
mù cǎo yǐ duō bì, yuán huā kōng fù xīn.
暮草已多碧,園花空復新。
gèng xián yīng zì yǔ, yōu fèn bù shèng chén.
更嫌鶯自語,幽憤不勝陳。
“怕回湘水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