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偏向醉中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因偏向醉中逃”全詩
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艱危未肯當時共,誕逸空傳后代高。
還有遠孫留墓側,繞亭寒葉夜騷騷。
分類:
《寄呂巽伯換酒亭》葉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呂巽伯換酒亭》是宋代葉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瑯琊的初建并未完善防護墻,
卻依然憑借虛名來利用我們曹氏。
雖然可以完全擺脫酒醒之前的困擾,
為何卻偏偏向醉酒狀態逃避現實。
當時的艱險和危難他們不肯承擔,
虛構的逸事卻傳揚于后世的高樓大廈。
遠孫仍留在墓旁等待,
圍繞著酒亭,夜晚寒葉蕭蕭飄零。
詩意:
這首詩詞以瑯琊山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時代風氣的思考。瑯琊山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但在葉適的詩中,瑯琊的初建并沒有完善防護墻,卻依然以虛名來利用他們曹氏,這反映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權勢濫用的批判。
詩中提到了"醒前"和"醉中",表達了作者對于逃避現實的思考。他認為,在酒醒之前,人們可以擺脫一時的困擾,但卻是以醉酒狀態逃避現實,這種逃避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作者還談到了那些不肯承擔當時艱險和危難的人,卻虛構逸事傳揚于后世,這是對那些追逐權勢、追求虛名的人的諷刺。最后,作者提到他的遠孫仍然留在墓旁,這里的"墓旁"象征著歷史的長河和傳承,寒葉蕭蕭的描寫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瑯琊山的描寫和對現實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權勢濫用的批判。詩中采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醒前"和"醉中"、"艱危"和"逸事"等對照,突出了現實與逃避之間的對立。同時,作者還通過"墓旁"和"寒葉夜騷騷"等意象的運用,增添了一種凄涼的氛圍,使詩詞更具感染力。
葉適的這首詩詞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對于人們思考現實和追求真實的生活態度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何因偏向醉中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lǚ xùn bó huàn jiǔ tíng
寄呂巽伯換酒亭
láng yá chū zhǐ wèi wán láo, yóu yǐ xū míng yòng wǒ cáo.
瑯琊初址未完牢,猶倚虛名用我曹。
zì kě quán jiāng xǐng qián le, hé yīn piān xiàng zuì zhōng táo.
自可全將醒前了,何因偏向醉中逃。
jiān wēi wèi kěn dāng shí gòng, dàn yì kōng chuán hòu dài gāo.
艱危未肯當時共,誕逸空傳后代高。
hái yǒu yuǎn sūn liú mù cè, rào tíng hán yè yè sāo sāo.
還有遠孫留墓側,繞亭寒葉夜騷騷。
“何因偏向醉中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