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傅巖夢中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漏泄傅巖夢中雨”全詩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巖夢中雨。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八間書案假寐戲作》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間書案假寐戲作》是宋代詩人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四海春風曲肱裹,
出入鼻端云一縷。
不知案上清露珠,
漏泄傅巖夢中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書案上假寐時的情景。春風吹拂四方,輕柔的春風纏繞著他的肘部,仿佛云霧凝結在他的鼻尖。他并不知道書案上的露珠是如何形成的,也不知道在夢中,這些露珠如何滴落成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細致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營造出一種寧靜、夢幻的氛圍。作者運用了春風、云霧、露珠和雨水等自然元素,將人與自然景觀相融合,表達出一種超脫塵世、悠然自得的意境。
首句"四海春風曲肱裹"中的"四海春風"意味著春天的氣息遍布四方,而"曲肱裹"則形象地描繪了春風輕柔地纏繞在人的肘部,給人一種溫暖、舒適的感覺。
接著的"出入鼻端云一縷"通過運用云霧的形象,描繪了春風的輕盈和柔和,以及它在人的呼吸間流動的感覺。這種溫柔的描繪使人感到安詳和放松。
接下來的兩句"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巖夢中雨"則將人的想象力延伸到書案上的露珠和夢中的雨水。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和對夢境幻想的追求,同時也暗示了人與自然、人與夢境之間的聯系和交融。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致描繪,以及對夢境和幻想的追求,傳達了一種超然物外、寧靜自在的心境。它讓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與自然的共鳴,同時也引發了對夢境和想象力的思考。
“漏泄傅巖夢中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jiān shū àn jiǎ mèi xì zuò
八間書案假寐戲作
sì hǎi chūn fēng qū gōng guǒ, chū rù bí duān yún yī lǚ.
四海春風曲肱裹,出入鼻端云一縷。
bù zhī àn shàng qīng lù zhū, lòu xiè fù yán mèng zhōng yǔ.
不知案上清露珠,漏泄傅巖夢中雨。
“漏泄傅巖夢中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