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路桃花送馬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夾路桃花送馬蹄”全詩
南樓一覺春宵雨,夾路桃花送馬蹄。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去昌化縣西四十里留宿陳東魯南樓》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去昌化縣西四十里留宿陳東魯南樓》是宋代汪莘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碧玉山中白玉溪,
武陵村落午時雞。
南樓一覺春宵雨,
夾路桃花送馬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昌化縣西四十里留宿陳東魯南樓的情景。詩中通過山谷中碧綠的玉溪、午時鳴叫的雞聲、南樓里一夜的春夜雨聲以及路旁盛開的桃花,表達了詩人的感受和情思。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為背景,通過簡潔而質樸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山水自然的感悟和對生活瑣事的留戀之情。
首句“碧玉山中白玉溪”,運用了寶石的形象描繪山中清澈的溪水,既凸顯了溪水的透明與純凈,又通過寶石的瑰麗色彩,賦予了溪水以一種美的意境。
接著,“武陵村落午時雞”,描繪了鄉村的寧靜景象,午時雞鳴的聲音傳遞出一種寧靜和恬淡的生活氣息。
第三句“南樓一覺春宵雨”,通過描述南樓里春夜雨聲,給人以一種溫暖而寧靜的感覺。這樣的描寫不僅表達了作者在南樓中度過宜人的夜晚,也帶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
最后一句“夾路桃花送馬蹄”,以桃花為景物,通過詩人路過桃花盛開的景象,給人以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感覺。桃花綻放的美麗景象,與馬蹄的聲音相互交融,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種和諧的氛圍。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物和生活場景中的美感,以及作者對自然、生活的熱愛之情。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寧靜、溫暖和美好,同時也能夠引發對于山水自然和生活瑣事的思考與共鳴。
“夾路桃花送馬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ù chāng huà xiàn xī sì shí lǐ liú sù chén dōng lǔ nán lóu
去昌化縣西四十里留宿陳東魯南樓
bì yù shān zhōng bái yù xī, wǔ líng cūn luò wǔ shí jī.
碧玉山中白玉溪,武陵村落午時雞。
nán lóu yī jiào chūn xiāo yǔ, jiā lù táo huā sòng mǎ tí.
南樓一覺春宵雨,夾路桃花送馬蹄。
“夾路桃花送馬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