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橘冬已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盧橘冬已花”全詩
盧橘冬已花,日出黃蜂飛。
愛此禪房幽,不踏市朝機。
時觀彼蒼意,常與人愿違。
彼蒼不可會,青山又斜暉。
分類: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陋居五詠·池館》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陋居五詠·池館》是宋代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居住的陋居中的池塘和館舍景象,表達了作者追求寧靜自在、遠離塵囂的心境。
譯文:
在丈室明亮的松窗下,水和竹相互依偎。
盧橘在寒冬已經開出花朵,太陽升起時黃蜂飛舞。
我喜愛這個幽靜的禪房,不愿踏入喧囂的都市。
常常觀察大自然的意境,常常與人世的愿望相違背。
我無法與天地相會面,青山又傾斜著斜陽。
詩意和賞析:
《陋居五詠·池館》通過對陋居中池館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汪莘對寧靜、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丈室明亮的松窗、水和竹相互依偎的景象,展現了一種宜人而寧靜的生活環境。盧橘在寒冬中綻放花朵,黃蜂在太陽升起時飛舞,描繪了四季更替和自然生命力的奇妙。作者借此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繁忙都市生活的厭倦之情。
詩中的禪房象征著寧靜和超脫,作者心甘情愿地遠離喧囂的市朝機器,尋求內心的寧靜。他常常觀察大自然的意境,與塵世的愿望產生沖突,顯示了他追求超脫世俗的精神追求。然而,他意識到自己無法真正與天地相會面,青山斜暉的景象也暗示著世事無常、歲月流轉的無情。這種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對人生無常的領悟,使詩中的寧靜與追求更加顯得珍貴和深刻。
《陋居五詠·池館》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和對內心追求的表達,營造了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作者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厭倦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天地萬物的敬畏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讓人感受到了作者的追求和對自然美的贊美,也讓人思考人生的真諦和追求內心平靜的重要性。
“盧橘冬已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òu jū wǔ yǒng chí guǎn
陋居五詠·池館
zhàng shì míng sōng chuāng, shuǐ zhú xiāng yīn yī.
丈室明松窗,水竹相因依。
lú jú dōng yǐ huā, rì chū huáng fēng fēi.
盧橘冬已花,日出黃蜂飛。
ài cǐ chán fáng yōu, bù tà shì cháo jī.
愛此禪房幽,不踏市朝機。
shí guān bǐ cāng yì, cháng yú rén yuàn wéi.
時觀彼蒼意,常與人愿違。
bǐ cāng bù kě huì, qīng shān yòu xié huī.
彼蒼不可會,青山又斜暉。
“盧橘冬已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