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難泣縉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才難泣縉紳”全詩
愛賢高贊畫,造士憶同寅。
道喪慳人物,才難泣縉紳。
頗聞蘭玉秀,天不誤儒身。
分類:
《潘景泰知縣挽章》曹彥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潘景泰知縣挽章
甚矣吾衰久,
猶能誄故人。
愛賢高贊畫,
造士憶同寅。
道喪慳人物,
才難泣縉紳。
頗聞蘭玉秀,
天不誤儒身。
【中文譯文】
多么久遠的時光啊,
我仍能為故人作挽詞。
贊美著善良和杰出的人,
回憶起與朋友共事的歲月。
道德哀傷了珍貴的人才,
才華難以使縉紳動容。
傳聞蘭花和玉器美麗絕倫,
上天不會辜負儒者的身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曹彥約所作,題目為《潘景泰知縣挽章》。詩人以挽章之辭表達對已逝知縣潘景泰的悼念和敬仰之情。詩中融入了對人才和友誼的思考,以及對儒者身份與美好品質的呼喚。
詩人首先表達了時光的長河,自己雖然年事已高,卻仍保持著對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贊美故人潘景泰的品德高尚,畫卷般的美好形象在詩中得到了表達。潘景泰是一位重視人才的官員,他對于善良和杰出的人才給予了高度贊美。詩人回憶起與潘景泰共事的時光,懷念著那段與同寅們共同奮斗的歲月。
然而,詩人也對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現實表達了深深的憂慮。他認為,道德失落使得人才難以得到應有的重視,他們的才華很難打動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員。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詩人感嘆人材的匱乏和珍貴人才的流失。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蘭花和玉器之美的傳聞,這里可以理解為對道德高尚和品質卓越的人的贊美。詩人認為,上天不會辜負儒者的身份,儒者即應該具備道德修養,追求美好品質。
整首詩以悼念的情感為主線,融入了對人才、友誼和儒者身份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時代變遷和社會現實的憂慮,同時也對高尚品質和道德的追求給予了肯定。這首詩在表達感情的同時,凸顯了對人類價值觀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
“才難泣縉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ān jǐng tài zhī xiàn wǎn zhāng
潘景泰知縣挽章
shén yǐ wú shuāi jiǔ, yóu néng lěi gù rén.
甚矣吾衰久,猶能誄故人。
ài xián gāo zàn huà, zào shì yì tóng yín.
愛賢高贊畫,造士憶同寅。
dào sàng qiān rén wù, cái nán qì jìn shēn.
道喪慳人物,才難泣縉紳。
pō wén lán yù xiù, tiān bù wù rú shēn.
頗聞蘭玉秀,天不誤儒身。
“才難泣縉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