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難為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凄切難為聽”全詩
借問暑方熾,何意作秋聲。
自言本寒族,四言本寒族,四海無令名。
振羽每自嘆,在野神屢驚。
常恐向寒時,風霜莽飄零。
憶昨寒谷中,春風全我生。
贈我百草芳,遄我趯趯征。
是時木未茁,及此堇向榮。
感彼蟋蟀歌,日月遒以傾。
促織未成章,凄切難為聽。
愿言日載陽,有鳴隨倉庚。
分類:
《上周益公》曹彥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周益公》是宋代曹彥約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于寒暑更替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譯文:
在荒涼的村莊,建起午時的月亮,螽斯鳴叫。我問炎熱的夏天為何如此熾烈,卻意欲制造秋天的聲音。自稱是平凡冷落的族類,四方天地中無令名。振動的羽翼時常自嘆息,在野外的神靈屢次驚擾。常常擔心迎接寒冷的時光,風霜莽莽飄零。回憶起昨天在寒谷中,春風全然地喚醒了我。百草芬芳贈予我,我奔赴遠方充滿勇氣。這時候,我還未茁壯成長,但已經感受到這片草地的繁榮。感受到蟋蟀的歌唱,日月的輪回傾瀉而至。忙碌的織物尚未成為一篇篇章,悲涼的聲音難以被聽懂。愿意說話的日子里,隨著倉庚的鳴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人通過描寫荒村的午時月亮、螽螂的鳴叫以及對夏天和秋天的思考,表達了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索。詩中的“自言本寒族,四海無令名”表達了詩人自我感覺平凡而冷落,沒有在世俗中留下名聲。他對于命運的無奈和對于寒暑更迭的擔憂,彰顯了對于光陰流逝和生命變遷的感觸。詩中通過對春風、百草、蟋蟀的描繪,展現了對于生命力和希望的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于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于未來的期許。整首詩詞以流暢的敘述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引發讀者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詩人內心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和感慨。同時,通過對春風、百草和蟋蟀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生命力和希望的贊美。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邃的意境,引發人們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體現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
“凄切難為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zhōu yì gōng
上周益公
huāng cūn jiàn wǔ yuè, sī zhōng dòng gǔ míng.
荒村建午月,斯螽動股鳴。
jiè wèn shǔ fāng chì, hé yì zuò qiū shēng.
借問暑方熾,何意作秋聲。
zì yán běn hán zú, sì yán běn hán zú,
自言本寒族,四言本寒族,
sì hǎi wú lìng míng.
四海無令名。
zhèn yǔ měi zì tàn,
振羽每自嘆,
zài yě shén lǚ jīng.
在野神屢驚。
cháng kǒng xiàng hán shí,
常恐向寒時,
fēng shuāng mǎng piāo líng.
風霜莽飄零。
yì zuó hán gǔ zhōng,
憶昨寒谷中,
chūn fēng quán wǒ shēng.
春風全我生。
zèng wǒ bǎi cǎo fāng,
贈我百草芳,
chuán wǒ tì tì zhēng.
遄我趯趯征。
shì shí mù wèi zhuó,
是時木未茁,
jí cǐ jǐn xiàng róng.
及此堇向榮。
gǎn bǐ xī shuài gē,
感彼蟋蟀歌,
rì yuè qiú yǐ qīng.
日月遒以傾。
cù zhī wèi chéng zhāng,
促織未成章,
qī qiè nán wéi tīng.
凄切難為聽。
yuàn yán rì zài yáng,
愿言日載陽,
yǒu míng suí cāng gēng.
有鳴隨倉庚。
“凄切難為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