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后酴醾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絮后酴醾約”全詩
在家曾半面,隨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約,鶯前杜宇愁。
新來無吏責,蕭散更何求。
分類:
《蕭散》曹彥約 翻譯、賞析和詩意
《蕭散》是宋代詩人曹彥約的作品。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交融,表達了作者在景色和心境之間的交織感受。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述風和陽光的狀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心境。詩人倚著凜冽的風和明媚的陽光,感嘆春天的來臨,卻感到自己束縛于家庭和責任之中,無法自由自在。他曾經帶著憧憬和希望離開家鄉,但如今卻被迫回到了原來的地方。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感到孤獨和無助,仿佛是一只流浪的鳥兒,無法找到歸宿。他渴望著宴飲并尋求解脫,但酒宴的盡頭只有孤寂和憂愁。在新環境中,他擺脫了官員的束縛,卻不知該追求何種生活。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和迷茫。通過描寫風和陽光的狀態,詩人將自然景物與內心情感相結合,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詩中的"風日倚馀勇"和"扶春不自由"揭示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無法自由追求的困境。"在家曾半面,隨我到他州"表達了作者離鄉背井的經歷,他曾經追逐夢想,但現實卻將他拖回原地。"絮后酴醾約,鶯前杜宇愁"通過對宴飲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迷茫。最后的"新來無吏責,蕭散更何求"傳達了作者對自由和無拘束生活的向往,卻不知如何尋找和實現。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困惑。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心境和對生活的思考。這首詩以其含蓄和深遠的意境,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引發讀者對自由、責任和追求的思考。
“絮后酴醾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sàn
蕭散
fēng rì yǐ yú yǒng, fú chūn bù zì yóu.
風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zài jiā céng bàn miàn, suí wǒ dào tā zhōu.
在家曾半面,隨我到他州。
xù hòu tú mí yuē, yīng qián dù yǔ chóu.
絮后酴醾約,鶯前杜宇愁。
xīn lái wú lì zé, xiāo sàn gèng hé qiú.
新來無吏責,蕭散更何求。
“絮后酴醾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