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籜龍厭俗托孫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籜龍厭俗托孫兒”全詩
分類:
《雨中即事簡二友》鄭清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雨中即事簡二友》是宋代鄭清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籜龍厭俗托孫兒,
隔砌相過人不知,
借宅敲門太多事,
胡床竟日對漪漪。
詩意:
籜龍指的是竹篾制成的龍形,代表詩人自己。詩中描繪了詩人在雨中與兩位友人的簡短相聚。籜龍厭倦了塵世的繁華,寄托情感于自己的孫兒(指詩詞本身),而友人們卻不知道詩人的心境。詩人借來的住處引來了許多來訪者,打擾了他的生活,而他只能孤獨地對著窗外的雨景,望著水波蕩漾的河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雨中短暫相聚的情景,通過對環境和內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厭世情緒。籜龍代表了詩人自己,詩人將自己的情感托付給了詩詞,寄托了自己對世俗的厭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渴望。隔砌相過人不知,詩人與友人相聚在一起,卻無法理解詩人內心的真正感受,使得詩人的孤獨感更加凸顯。借宅敲門太多事,詩人借來的住處成為了他與外界接觸的橋梁,但這也帶來了許多打擾和煩惱。胡床竟日對漪漪,詩人在孤獨中長時間地對著窗外的水波蕩漾,表達了他內心的空虛和無奈。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一種深沉而憂郁的感覺。
這首詩詞通過雨中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獨白,抒發了詩人對于世俗厭倦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情感。同時,詩人的孤獨和無奈也在詩中得到了生動的描繪。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一種深沉而憂郁的感覺,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
“籜龍厭俗托孫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ōng jí shì jiǎn èr yǒu
雨中即事簡二友
tuò lóng yàn sú tuō sūn ér, gé qì xiāng guò rén bù zhī,
籜龍厭俗托孫兒,隔砌相過人不知,
jiè zhái qiāo mén tài duō shì, hú chuáng jìng rì duì yī yī.
借宅敲門太多事,胡床竟日對漪漪。
“籜龍厭俗托孫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