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年成一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十八年成一非”全詩
日從南去老龍蟄,火向西流玄鳥歸。
荷子感時堂蟋蟀,移書勞我室伊威,益嗟往日無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分類:
《次韻丁大監見懷》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丁大監見懷》是宋代文學家魏了翁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見慣不驚如四時,
流光任逐鬢蓬飛。
日從南去老龍蟄,
火向西流玄鳥歸。
荷子感時堂蟋蟀,
移書勞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無良友,
四十八年成一非。
譯文:
見慣之事不會使我驚訝,就像四季更迭一樣。
光陰流轉,任由白發隨風飄揚。
太陽從南方移去,老龍蟄伏,
火焰向西流動,玄鳥歸來。
荷花感受到時節的變遷,堂上的蟋蟀鳴叫,
我搬動書籍,為家中的伊威辛勞。
我深感悲嘆,往日的良友已逝去,
四十八年一晃而過,成為一段往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魏了翁的個人感慨為主題,表達了他對歲月流轉和時光不可逆轉的感慨。詩中的"見慣不驚如四時"表達了作者對平淡日常生活的習以為常,對世事變遷的坦然態度。"流光任逐鬢蓬飛"這句表達了時光的無情流逝,白發隨風飄揚,暗示作者已經年老。
接下來的兩句"日從南去老龍蟄,火向西流玄鳥歸"運用了對自然現象的描寫,通過太陽的南下和火焰的西流,象征著歲月的流逝和時光的推移。這些意象與前兩句的白發相呼應,共同構成了詩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生活環境。"荷子感時堂蟋蟀"表達了對自然界中萬物對季節變化的感知能力,而"移書勞我室伊威"則展示了作者自己的勤奮和辛勤勞作。
最后兩句"益嗟往日無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友情的懷念,以及對時光流轉的感嘆。四十八年的時光轉瞬即逝,讓人們感嘆歲月的短暫。整首詩通過對自然和個人生活的描繪,反映了作者對時間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對逝去時光的哀嘆,表達了對友情和生命的珍惜和思考。
“四十八年成一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īng dà jiān jiàn huái
次韻丁大監見懷
jiàn guàn bù jīng rú sì shí, liú guāng rèn zhú bìn péng fēi.
見慣不驚如四時,流光任逐鬢蓬飛。
rì cóng nán qù lǎo lóng zhé, huǒ xiàng xī liú xuán niǎo guī.
日從南去老龍蟄,火向西流玄鳥歸。
hé zi gǎn shí táng xī shuài, yí shū láo wǒ shì yī wēi,
荷子感時堂蟋蟀,移書勞我室伊威,
yì jiē wǎng rì wú liáng yǒu, sì shí bā nián chéng yī fēi.
益嗟往日無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四十八年成一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