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亦易知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亦易知耳”全詩
須看竹有筠,與松相表里。
分類:
《和靖州判官陳子從山水圖十韻·松徑晚步》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靖州判官陳子從山水圖十韻·松徑晚步》是宋代文人魏了翁的詩作。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松徑晚步
松柏不受雕刻,這個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必須要看到竹子有青色,與松樹相互映襯。
譯文:
晚上在松樹林中散步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感悟。作者以松樹和竹子為描繪對象,傳達了一種樸素而深邃的意境。
賞析:
這首詩以松樹和竹子為主題,讓人感受到濃郁的自然氣息。松樹和竹子都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被賦予了深厚的意義。松樹象征堅貞不屈、不畏嚴寒,而竹子則寓意堅韌不拔、柔中有剛。松樹和竹子在詩中相互映襯,揭示了它們各自的特點和意義。
作者通過“松柏不受雕刻”表達了對松樹自然形態的贊美,認為其不需要人工修飾即可展現出獨特的美感。這種自然的姿態與松樹的堅韌性格相呼應,傳遞出一種崇高的品質。
而“竹有筠”則是指竹子具有翠綠的顏色。竹子的色彩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高潔清雅的象征,與松樹相映成趣。通過將竹子和松樹放在一起,作者展現了它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邃的意境,通過對松樹和竹子的描繪,傳達出一種堅韌、純粹而又優雅的情感。作者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引人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表達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這首詩以其清新簡約的風格,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的獨特感悟和審美追求。
“此亦易知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jìng zhōu pàn guān chén zi cóng shān shuǐ tú shí yùn sōng jìng wǎn bù
和靖州判官陳子從山水圖十韻·松徑晚步
sōng bǎi bù shòu diāo, cǐ yì yì zhī ěr.
松柏不受彫,此亦易知耳。
xū kàn zhú yǒu yún, yǔ sōng xiāng biǎo lǐ.
須看竹有筠,與松相表里。
“此亦易知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