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聽於菟谷嘯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似聽於菟谷嘯聲”全詩
侍郎山下尋仙李,柱史亭前記老程。
蜑雨蠻風鳶外落,洞云溪月雁邊明。
驚心忽忽未全穩,似聽於菟谷嘯聲。
樊子詩來賀我遷,潮黃風節敢云班。
長教下令流於水,豈原高名重若山。
霜過轉悉天宇凈,夜寒空載月明還。
須知不遇非余欲,千載知言有辨奸。
分類:
《次韻樊武仲致政見貽》魏了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樊武仲致政見貽》是宋代魏了翁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引征衣墮古誠,
手披榛棘上前京。
侍郎山下尋仙李,
柱史亭前記老程。
蜑雨蠻風鳶外落,
洞云溪月雁邊明。
驚心忽忽未全穩,
似聽於菟谷嘯聲。
樊子詩來賀我遷,
潮黃風節敢云班。
長教下令流於水,
豈原高名重若山。
霜過轉悉天宇凈,
夜寒空載月明還。
須知不遇非余欲,
千載知言有辨奸。
譯文:
風吹動著被風沉甸甸吸附在身上的征衣,手上扣滿了荊棘,向前行進著京城。侍郎在山下尋找仙人李,柱史在亭前記錄著老程的事跡。
大雨傾盆,狂風肆虐,飛鳥失去了它們的棲息之地,洞穴中的云煙被溪水映照得明亮,雁鳥在空中編織出美麗的圖案。心情憂慮不定,仿佛聽到了山谷中的狂風呼嘯聲。
樊子的詩歌祝賀我升遷,潮黃的風節敢于比擬云班。長期以來,我一直注重使命的傳達,就像水流一樣,不曾停歇。高貴的名聲豈會源自于山岳的重量。
霜過之后,天空變得清澈明亮,寒冷的夜晚承載著皎潔的月光。必須明白,若不經歷挫折,我不會有所渴望;千年以來,明智的言辭一直能夠辨別善惡。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流暢而凄婉的語言,描繪了詩人魏了翁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表達了對流轉不息的人生、時光和命運的思考。
詩的開頭,通過描述風引征衣、手披榛棘的景象,表現了行走在艱難險阻之中的決心和堅定。接著,詩人將目光投向了侍郎和柱史,這些官員與仙人、老程等不同的存在形式相互輝映,展示了不同世界的交融和碰撞。
接下來的幾句,通過描繪自然環境的變化,如蜑雨蠻風、洞云溪月等,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安和迷惘。他似乎在聽到山谷中的狂風呼嘯聲,這種聽覺上的幻覺強化了他內心的恐懼和焦慮。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寫到樊子的詩歌祝賀自己的升遷,但他卻不希望被束縛于外界的評價和名利。他將自己的詩之志向放在水流一樣不停流轉的使命上,強調追求真理和傳遞價值的重要性。他以水流為喻,表達了自己對于高尚名聲的理解,認為名聲應該來自于對使命的執著與奉獻,而不是僅僅依靠虛榮和權勢。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真理和辨別善惡的重視。他通過描繪霜過后的天空清澈明亮、寒冷夜晚承載月明的景象,寓意著在經歷艱難和磨礪之后,內心會變得更加明亮和清醒。他強調了千年來明智的言辭可以辨別善惡,暗示了對真理和正義的堅守與追求。
整首詩以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相結合,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感悟,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命運和真理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傳遞出對于追求真理、堅守信念和辨別善惡的追求和堅持。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詩人對于內心世界的表達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索,給人以深思和啟迪。
“似聽於菟谷嘯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án wǔ zhòng zhì zhèng jiàn yí
次韻樊武仲致政見貽
fēng yǐn zhēng yī duò gǔ chéng, shǒu pī zhēn jí shàng qián jīng.
風引征衣墮古誠,手披榛棘上前京。
shì láng shān xià xún xiān lǐ, zhù shǐ tíng qián jì lǎo chéng.
侍郎山下尋仙李,柱史亭前記老程。
dàn yǔ mán fēng yuān wài luò, dòng yún xī yuè yàn biān míng.
蜑雨蠻風鳶外落,洞云溪月雁邊明。
jīng xīn hū hū wèi quán wěn, shì tīng wū tú gǔ xiào shēng.
驚心忽忽未全穩,似聽於菟谷嘯聲。
fán zi shī lái hè wǒ qiān, cháo huáng fēng jié gǎn yún bān.
樊子詩來賀我遷,潮黃風節敢云班。
zhǎng jiào xià lìng liú yú shuǐ, qǐ yuán gāo míng zhòng ruò shān.
長教下令流於水,豈原高名重若山。
shuāng guò zhuǎn xī tiān yǔ jìng, yè hán kōng zǎi yuè míng hái.
霜過轉悉天宇凈,夜寒空載月明還。
xū zhī bù yù fēi yú yù, qiān zǎi zhī yán yǒu biàn jiān.
須知不遇非余欲,千載知言有辨奸。
“似聽於菟谷嘯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